
“在快手直播间团购的套餐更便宜,还可以外送到家”。近期,一家新式烤肉馆商家开始频繁在私域微信群中大力吆喝。商家团购套餐订单处,赫然标注着“外卖到家”。笔者发现,除了部分烤肉商家,肯德基、海底捞都开始在快手发展外卖服务,支持即时送货上门。此前,抖音生活服务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六城引入“团购配送区域代理商”,如今,快手本地生活的战火也加速烧向到家,新势力与老玩家开始抢蛋糕。
到家和到店,快手为何要入局?
快手进军到家业务,虽迟但到。从市场端来看,这几年本地生活行业迎来较大的拐点。在“衣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我们都能看到明显的变化:外卖需求扩大,三、四线城市用户购买力爆发,商家加速数字化升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外卖用户达到5.35亿,比2022年12月增加1372万,占网民总数的49.6%。这里仍是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从从业竞争态势出发,快手做外卖也是一种必然。2023年3月伊始,抖音就开始试水团购配送项目,在全国多个城市上线外卖业务,背靠6亿日活跃用户,抖音迅速切入市场,通过短视频、直播的优势为商家吸引更多的流量。对同样在短视频、直播赛道内卷的快手而言,自然也想努力啃下外卖这块蛋糕。对于快手来说,商业化一直是近年来业务的重中之重。基于短视频内容生态,快手试水过直播招聘、直播卖房等与本地生活相关的服务,如今触及离成交最近的到店与到家业务,也是快手商业化版图的补充。
相比于到家业务,在到店消费业务上,快手的脚步更快。此前,在到家业务上,美团与抖音互掰手腕,转而牵手快手达成互联互通合作。美团携手快手,是因为快手在本地生活领域不具备过多威胁,且可以与抖音抗衡。或许经此一役,快手意识到,再不入局本地生活市场,可能就晚了。
由此,快手开始了从0到1的狂飙。2022年9月,快手迎来大刀阔斧的调整,整合本地生活业务以及电商事业部生活服务行业,组建了独立的本地生活事业部,新部门升至与主站、商业化、电商、国际化等业务平行的一级部门,快手电商事业部原负责人笑古带队,直接向快手CEO程一笑汇报。2023年2月,快手以上海、哈尔滨、青岛三城为落脚点进行扩张,并上线了一个全新的本地生活商家经营平台——“快手本地商家”APP,在到店业务上动作频频,誓要拿下到店消费这块香饽饽。这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也让外界理解:讲到店消费的新故事,快手是认真的。快手也的确尝到了甜头——快手财报显示,2023年6月相比同年1月,快手本地生活消费用户规模增长了498%,本地生活支付GMV(商品交易总额)增长848%,达人变现规模增长212%。这表明,快手本地生活用户的下单频次、客单在持续变高。此外,在交易过程中,快手建立了闭环交易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