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转型:“汽车发明者”的自我革命
作者 杨继刚
发表于 2024年1月

每过一段时间,有关奔驰降价的消息,总会在车圈流传。尽管官方从未给出过降价通告,而且事后要么被证明是某地门店的自主行为,与官方无关,要么被证明为“不实消息”,但很多持币待购的奔驰准车主还是会掂量掂量:要是还能省点银子,那就再等等?毕竟,无论是隔壁的宝马、奥迪,还是科技新贵特斯拉,最终的胜利大多属于“等等党”们。

然而,如果真能降价出货冲销量,这样的结局其实并不算差。更残酷的真相是:在魔幻的2023年,用尽全力活着不掉队,争取时间转型新能源,是很多传统燃油车巨头的生存之道。就连本以为护城河稳固的豪华车阵营,也出现了城墙裂缝。包括奔驰在内的BBA(奔驰、宝马、奥迪,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三大品牌占据了全球豪华车市场的大头)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定位于豪华车的特斯拉Model S与Model X接着降价,如果以理想、蔚来(两者产品价位区间与BBA主流车型重叠)等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继续上攻,如果谷歌安卓、华为鸿蒙加持的智选车模式遍地开花,BBA如何筑牢防火墙,如何守住存量市场,如何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汽车科技革命中持续进化?

1886年1月,德国人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并获得专利(专利号:DRP 37435),被誉为“汽车的发明者”。与此同时,奔驰的另一位创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从此,世界发生了改变,汽车时代开始了。137年过去,如今汽车行业又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代表的“汽车新四化”正如火如荼,“汽车发明者”再次迎来自我革命,奔驰将如何选择?

豪华之道——当豪华与发动机无关,豪华该如何定义

2023年10月26日,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372亿欧元,同比下降1.4%;净利润37.19亿欧元,同比下降7.0%;销量为51.06万辆,同比下降4%。营收、净利润、销量均下滑,这是奔驰面临的现实挑战,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奔驰转型的焦虑所在:时间不等人。对比来看,宝马集团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320.96亿欧元,同比下降0.6%;净利润29.31亿欧元,同比下降7.7%;销量为62.17万辆,同比增长5.8%,增量不增利,与奔驰的情况并无二致。

不过,财报中也给出了两个亮点,奔驰官方的说法是:一是得益于梅赛德斯-迈巴赫和G级轿车在高端市场的强劲势头以及良好的整體定价,第三季度调整后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销售回报率(RoS)达到12.4%;二是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在整体销量占比中提升到20%。看来,梅赛德斯-迈巴赫和G级轿车依然是奔驰在豪华车市场防线最为稳固、为数不多的基本盘,而新能源销量的提升,也给了奔驰希望,只要火种在,就不怕没柴烧。只不过,作为豪华车市场引领者的奔驰,仍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在“汽车新四化”时代,关于豪华的故事该如何讲下去,如何让新一代消费者为豪华买单?

最初的豪华是怎么来的?首先是历史,137年的造车历史,积累了足够的品牌认知与情感,与诸多推动历史进程的名人交相辉映,这与欧洲奢侈品的品牌逻辑一脉相承;其次是技术与工艺,比如,奔驰内饰的豪华感体现在各种细节里,在豪华氛围的体验上,奔驰独树一帜。另外,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是汽车厂商的核心技术,而排量又是检验技术实力的关键,奔驰有多年的大排量发动机技术传承。还有就是品牌价值与社会认同。在奔驰品牌的鼎盛期,无论是电影作品还是街头巷尾,奔驰从来都是和“大人物”一起出现的,包括政治人物、企业家、行业翘楚、富豪阶层等,这些都让“豪华”成为奔驰的品牌标签,也是其品牌溢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