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但尼:法国中世纪风云见证者
作者 杨子漩
发表于 2024年1月
位于巴黎北郊的圣但尼教堂。
被斩首后捡起自己头颅继续讲道的圣德尼的雕像。
位于巴黎北郊的圣但尼教堂。

在巴黎北郊的一个名为圣但尼(Saint-Denis)的市镇,伫立着一座美丽的哥特式教堂,它错综复杂的地下墓穴中,沉睡着法国中世纪一千三百年内几乎所有国王,而在它五彩斑斓的玻璃花窗里,又折射出法国中世纪社会的兴衰过往。

圣徒之死

将时间倒回公元3世纪,当时的法国还处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所谓的巴黎也只是高卢罗马时代的一个北方城镇,罗马人将它命名为卢泰西亚(Lutetia Parisiorum)。

根据记载,圣德尼在公元3世纪成为卢泰西亚的主教。人们认为,他很可能是被教宗圣法比盎(Sanctus Fabianus,公元236年—公元250年在位)从意大利派到高卢,意在使遥远的高卢异教徒能够受到基督教的感染。

然而,此时当政的罗马皇帝德西乌斯(Dèce,公元249—公元251年执政)将当时罗马帝国政局上的动荡归因于基督教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他认为,基督教对上帝的过分崇拜削弱了尘世中皇帝的权威,因为他们不参与罗马传统的宗教仪式,甚至在剧院或浴场中也不和他们眼中的“异教徒”来往。要知道,罗马帝国极其看重社会凝聚力的培养,著名的罗马浴场向所有公民开放,理论上就是为了减少阶级在社会中的影响,甚至连拥有私人浴场的贵族都必须时不时地去公共浴场进行社交。更不用说罗马帝国后期那多得可怕的节日和庆典了,一年中有175天都是法定假日,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聚集在圆形剧场中,在享受帝国繁荣的同时也增强了公民之间的联结与统一。

公元250年元月,德西乌斯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展开对基督徒的大清洗。他颁布了一项敕令,要求所有公民都要在特使面前对着皇帝的半身像做一次礼拜,而这可是犯了基督教“不拜偶像”的大忌,很多基督徒因抵制而被搜捕、流放或处死,圣德尼就是其中一位。

公元250年后不久,在巴黎最高的蒙马特山丘上,圣德尼与他的两名神职人员被一同斩首。传说,他的头掉落在地上后,竟然没有停止讲道,他平静地弯下腰,拾起头颅,然后就这样抱着自己的头颅走了几英里。后来人们在他被埋葬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小教堂。殊不知,这座当时平平无奇的小教堂在之后的数个世纪中将会成为法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