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设计师的科研日常

近年来,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全球瞩目。作为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动车组的设计与研发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这一领域,由梁建英及其团队亲手设计制造的动车组已经让全世界领略到中国“智”造的力量。动车设计师的科研日常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睹其风采吧!

创造世界“第一速度”“让自己成为巨人”
1995年,从同济大学毕业的梁建英,被分配到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自那时起,她成为一名铁路列车设计师,开启了和中国铁路事业的不解之缘。
2006年,中车四方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梁建英担任项目主任设计师,第一次设计高速列车。
高速动车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列动车组光零部件就有50多万个。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300公里,速度提升的背后,是无数道需要跨越的高难度技术门槛。
“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才行!”梁建英带领研发团队从关键技术研究到方案设计,从仿真分析到试验验证,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每天“早八晚九”,没有节假日成为生活的常态。
在梁建英的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广袤的国土、巨大的客流量、复杂的地貌、国家的支持、旅客的期盼,你不做到世界最好,对不起这个国家和时代。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