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盘为锤,水流为掌

糌(zān)粑(bɑ),藏族牧民的传统主食之一。在西藏自治区农区和部分牧区,人们利用水位落差制成了加工糌粑、面粉、家畜饲料的水磨坊,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拉萨甲米水磨坊。2006年,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锤百炼成糌粑
糌粑,指的是将青稞晒干、炒熟、磨细后制成的炒面,食用时需要将它和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混合在一起,再捏成团。千百年来,它陪伴着藏族人民的起居、游牧、农耕。制作糌粑的技艺多种多样,但最古老的方式是用水磨磨制。
甲米水磨坊的藏语音为“甲米曲果”,意为“美味可口糌粑之水磨坊”,它位于拉萨市北郊,该处的溪流湍急,以此为依靠建成了一处颇具规模的水磨坊群。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