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摸鱼示人以“浑”而实“清”
浑水摸鱼,字面意义是将池子里的水搅浑后,鱼会在浑水里晕头转向,趁这时抓鱼,便不会耗费太多力气,常用来指趁混乱时获取利益。你知道吗?它也以此成了一则中国古代的著名兵法。
兵法解析
浑水摸鱼,《三十六计》的第二十计。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它是一种主动扰敌后通过乱敌而取胜的策略。曾有多位名将在战场上千方百计扰乱敌人,使敌人在复杂的战局中动摇不定,己方以此捕捉战机,一举破敌、夺取胜利。

何无忌歪打正着
403年,东晋(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势,一统江山,于265年建立晋朝,后称西晋。后西晋皇族南迁,建立东晋)时期,权臣桓玄逼迫晋安帝司马德宗让位于自己,随后改国号为楚。404年农历二月,东晋大将刘裕在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东晋的军事重镇)起兵反对桓玄。尽管桓玄占有兵力的优势,但刘裕用兵奇巧,因此桓玄的军队连吃败仗。
农历三月,桓玄决定向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位于长江中游)撤退,同时,命手下龙渠将军何澹之镇守湓(pén)口(今江西省九江市龙开河附近),阻挡刘裕的追击。
何澹之想在阵前自保,也想迷惑对手,便动起了心思。他把统帅所在的指挥船用羽旗装饰一番,自己则悄悄躲入另一艘船进行指挥,计划敌人被指挥船吸引注意力时,自己率部从侧翼进攻。
刘裕手下的大将何无忌率水军来到湓口,与何澹之的水军在江面上交战。何无忌命令军队全力攻击指挥船,诸将十分不解,纷纷阻止他,说:“据我方探子获得的情报,何澹之并不在这艘船上。这艘船的守卫力量又这么强,想攻下它要耗费很大的力气。成功了有什么用呢?”
何无忌却摇摇头,说:“两军阵前,统帅所在的指挥船是关键、是要害。虽然我们都知道何澹之在另一艘船上指挥,但他的士兵未必知道这件事。我们要是占领了指挥船,会让他手下的士兵认为主帅已死。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