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晚期罗马帝国;奥古斯塔;皇室女性;政治参与
在晚期罗马帝国历史上,1海伦娜(Helena,250—330)、普拉西里亚(Pulcheria,399—453)、加拉·普拉西迪亚(Galla Placidia,388—450)、雅典娜斯-尤多西亚(Athenais-Eudocia,?—460)、艾丽娅·维瑞娜(Aelia Verina,?—488)、阿里阿德涅(Ariadne,?—515)、塞奥多拉(Theodora,?—548)等皇室女性,2曾经高度活跃于国家的宫廷政治、政府事务、军事外交和宗教事务等公共领域,且无一例外拥有“奥古斯塔”(Augusta)头衔。晚期罗马帝国的“奥古斯塔”们通过拥有、扩展并利用各种权力而在当时帝国的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多方面施加自己的影响:其中,一些获得充分权力的奥古斯塔有权指定皇位继承人、介入皇位争夺、掌控皇帝的婚姻与教育,参与国政治理与官员任免,从而在宫廷政治和政府事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军事方面,她们通过干预军事人员调配、影响与战争相关的外交事务等方式推动地中海世界战略局势变化;在宗教方面,她们积极参与基督教会的早期组织建设,促成大公会议召开、介入教会教义争论与人事争端、亲自前往或积极鼓励臣下前往圣城朝圣、大力向教会捐赠财产,进而影响地中海民众的信仰实践。由此可见,晚期罗马帝国的奥古斯塔群体,在运用她们的权力、推动罗马—地中海世界的社会与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奥古斯塔参政在政治上依附于皇权,同时在社会层面受到传统、习俗、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其在国政中发挥作用的空间是相对有限的。西方罗马史学界有关晚期罗马帝国皇室女性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却甚少将奥古斯塔群体的施政能力和参政空间相结合进行探究。在国内学界,对于晚期罗马帝国皇室女性的关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鲜少深入论及该时期皇室女性的政治参与、地位、史家笔下形象等论题。鉴于此,笔者从梳理晚期罗马帝国奥古斯塔群体概况出发,系统考察奥古斯塔群体多面向的施政表现,尝试多维度探讨皇室女性权力的基础与来源,进而在晚期罗马帝国皇权统治背景下就皇室女性参政的局限性进行合理地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获得“奥古斯塔”头衔的皇室女性概况
沿袭帝国初期开始的传统,晚期罗马帝国的皇室女性,即在位者的妻子、母亲、姐妹、女儿拥有成为奥古斯塔的资格。皇室女性的身份是成为奥古斯塔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在整个晚期罗马帝国阶段,获得奥古斯塔头衔的女性在皇室女性群体中所占比重并不高。

在晚期罗马帝国,皇室女性被加冕为奥古斯塔的前提与条件各不相同。与统治者缔结婚姻关系或随着丈夫称帝晋升为皇后,是获得奥古斯塔头衔最直接的方式。这一时期,至少有十余位皇后获得奥古斯塔头衔,是被加冕人数最多的群体。其中,艾丽娅·维瑞娜、阿里阿德涅、鲁皮西娜—尤菲米娅、塞奥多拉、索菲亚、伊诺—阿纳斯塔西娅、君士坦提娜,均与丈夫上台同步获得加冕。1此外,至少5位皇后是在生育子嗣之后成为奥古斯塔。其中,随着君士坦丁一世统一帝国,为君士坦丁一世生育了三子的皇后福斯塔获得奥古斯塔头衔。伍兹(D. Woods)指出,君士坦丁一世的皇后福斯塔生下了至少三子两女。统一帝国后,君士坦丁授予妻子奥古斯塔的头衔。无独有偶,皇后艾丽娅·尤多基亞也是在生育子嗣后,于400年获得该头衔。加拉·普拉西迪亚在421年被兄长霍诺留和丈夫君士坦提乌斯三世(Constantius III,421年在位)加冕为奥古斯塔,与她于419年生育了西部帝国的皇位继承人瓦伦提尼安有直接关系。421年成为皇后的雅典娜斯-尤多西亚婚后很快生育子嗣,于423年被丈夫塞奥多西二世加冕。李锡尼娅·尤多基亚也在是生育子嗣后,于439年获得加冕。学者指出,雅典娜斯-尤多西亚和李锡尼娅·尤多基亚分别于423和439年被加冕为奥古斯塔,这说明该头衔与皇帝配偶之生育行为之间存在关联。
在晚期罗马帝国,还有数位母后、公主因对帝国政治具有重要影响进而被身为皇帝的儿子、父亲或弟弟加冕为奥古斯塔。海伦娜于325年被儿子君士坦丁一世加冕为奥古斯塔,君士坦提娜被父亲君士坦丁一世加冕为奥古斯塔。
此外,普拉西里亚于414年被弟弟塞奥多西二世加冕,此时正值从阿尔卡迪乌斯统治后期开始掌控帝国政府的东方大区长官安塞米乌斯(Anthemius,405—414年在任)的势力受到清除的关键时期。霍诺瑞亚也在年幼时由弟弟瓦伦提尼安三世加冕为奥古斯塔。曼(J. Man)指出,年幼即获得奥古斯塔尊荣头衔的霍诺瑞亚从此在权力和荣耀的簇拥下成长。
综上,在晚期罗马帝国,基于不同的背景,包括皇后、公主等在内的二十余位宫廷女性获得了在位者加冕的奥古斯塔头衔,从而有助于皇室女性在特殊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深入地参与国家公共事务。
二、“奥古斯塔”群体的施政能力与表现
据史料记载,晚期罗马帝国的奥古斯塔群体在公共事务中的整体参与程度比较引人瞩目。皇室女性被加冕为奥古斯塔,不仅意味着正式得到民众的拥戴和帝国权力层的认可,而且标志着她会与皇帝共享权力——或许有些权力仅具有象征性。加南德(L. Garland)强调,皇后于法律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常的加冕仪式,要在东正教牧首面前完成,牧首为皇冠祝圣后,皇帝亲自为皇后加冕,该奥古斯塔由此获得了与皇帝奥古斯都几乎同等的权力。
首先,在宫廷政治与政府事务方面,面对王朝存续濒临断裂的危机,多位奥古斯塔在皇位继承这一国家政治核心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450年,塞奥多西二世意外坠马而亡,姐姐普拉西里亚随即与当时的重要蛮族将领阿斯巴(Aspar,?—471)结成同盟,共推马尔西安(Marcian,450—457年在位)上台并与之成婚。泽诺去世后,阿里阿德涅公开宣布支持阿纳斯塔修斯为帝,并通过与新皇缔结婚姻,强化了其继位的合法性。学者认为,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即位体现了奥古斯塔在皇位继承事宜上的重要影响力。奥古斯塔群体也经常通过婚姻将外姓男性纳入帝王家族,从而为王朝的合法延续建立血亲纽带。8面对查士丁二世突然陷入神经失常的危急局面,皇后索菲亚在574年指定将军提比略为共治皇帝(co-emperor),代行皇帝职权。而且,奥古斯塔们还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积极介入皇位争夺。其中,福斯塔设计针对功绩卓越的克里斯普斯(Crispus,317—326年为共治皇帝),为自己所生之子继位铺路。君士坦丁一世之女君士坦提娜凭借奥古斯塔身份在意大利为维特拉里奥(Vetranio,350年在位)加冕。利奥一世之妻、奥古斯塔艾丽娅·维瑞娜曾两度指定皇位继承人,使巴西利斯库斯和莱欧提乌斯(Leotius,484—488年在位)先后获得帝位。在宣布莱欧提乌斯为帝时,维瑞娜凭借“奥古斯塔”身份向帝国重要地区与城市发布新帝即位的诏令,同时亲自为新帝加冕。索菲亚试图扶持查士丁二世的侄子查士丁尼(Justinian,525/30—577)上台,以取代刚刚继位的提比略。莫里斯之妻君士坦提娜在莫里斯去世后,试图密谋颠覆福卡斯的统治。由此可见,奥古斯塔群体的施政能力在帝国最高权位交接过程中得到了极大体现。
除了插手皇位继承事务外,奥古斯塔群体还能有效地操控皇帝的婚姻与教育、参与国政治理和政府人事任免。其中,普拉西里亚和加拉·普拉西迪亚分别为塞奥多西二世和瓦伦提尼安三世挑选皇后,17普拉西里亚对塞奥多西二世的教育进行精心谋划。在参与国政治理方面,君士坦提娜持续性地影响其丈夫、当时的共治皇帝伽卢斯(Gallus,351—354年在位)的施政。在塞奥多西二世在位期间,普拉西里亚充当摄政,处理宫廷、朝廷内外事务。普拉西里亚参与国政治理的经历延续至马尔西安统治时期,马尔西安的诸多政策在普拉西里亚的建议下实施。学者认为普拉西里亚在国政治理方面的权力显著。塞奥多拉不仅协助查士丁尼一世成功镇压“尼卡(Nika)暴动”,而且积极参与国家立法,在国政治理方面表现突出。此外,在政府人事任免方面,卡帕多西亚的约翰(John of Cappadocia,生卒年不详)、贝利撒留(Belisarius,?—565)、哲曼努斯(Germanus,生卒年不详)、瓦斯安努斯(Vasianus,生卒年不详)相继遭受塞奥多拉的免职、震慑与恐吓。查士丁二世的皇后奥古斯塔索菲亚曾协助丈夫惩处将军查士丁(Justin,?—566)、恐吓将军纳尔萨斯(Narses,?—574),并干涉提比略的财政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