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疯子为什么让人害怕?
作者 关山远
发表于 2024年1月

当今世界,人们追求生而平等,但是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不平等是人类历史与现实的真相。

“朕本淮右布衣”——这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的口头禅。他确实出身寒微,但是朱元璋的口头禅只能他一个人独享,其他人谁也没有胆量对朱元璋说“陛下本是淮右布衣”。朱元璋从小跟着父辈为人佣作,后来当了和尚,又参加了被称为“贼”的起义军。登上皇帝宝座后,他对自己的出身和经历总觉得不光彩。他要包装自己的过去,要把自己区别于芸芸众生。

古代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出生时总被渲染有异象,以此彰显与众不同。《明史》中说朱元璋出生时,满屋放出红光,邻居还以为他们家着火了。

满屋异香加冲天红光几乎成了皇帝出生的标配场景,也是所谓“君权神授”的强烈暗示:这种场景下出生的人,自然大不一样。

人跟人为什么大不一样?有人试图解释:人类起源时,就如此了。东汉古书《风俗通》有一则“女娲造人”的故事,说女娲先是很细心地把黄土捏成团造人,但工作量太大忙不过来,于是就把绳子投入泥浆中,抽出来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所以,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贫贱的人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包括朱元璋在内的皇帝们,自然认为自己是女娲手抟黄土造的第一人。

但是,基因是平等的,被神化为在异香中诞生的赵匡胤基因其实并不强大。

宋代皇帝普遍与长寿无缘,他们的死因多为“风疾”,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后人研究认为,从太祖太宗兄弟开始,宋朝皇室就携带着脑血管病的遗传基因,而且以显性方式在后代身上表现出来,使疾病代代相传。宋史学者史泠歌在著作《宋代皇帝的疾病、医疗与政治》中写道:在赵宋皇族的遗传基因中,脑血管疾病挥之不去。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与神宗都有脑血管疾病的严重症状,中风引起言语蹇涩、失语不言,甚至不省人事。

封建王朝,无论中外,君王对血统最为看重。宫廷剧中,太监会认真记下皇帝每次宠幸妃子的时间,就是为了日后妃子怀孕時能够精准回溯,确认为龙嗣。更有甚者,“肥水不流外人田”,近亲结婚。

遗传学上有个术语叫做“哈布斯堡唇”,是指下颌突出,嘴唇外翻,这是由一种称为前突畸形的遗传疾病引起的,简而言之:大下巴。在欧洲历史上,有着明显不正常的大下巴的哈布斯堡家族曾经是统治欧洲的著名王室,挺着他们的大下巴权倾几个世纪。大下巴怎么来的?15世纪以来,哈布斯堡王朝就流行皇室亲戚通婚。在哈布斯堡家族的11次重要婚姻中,九次属于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导致了这个家族的基因畸形——哈布斯堡唇。基因畸形不仅仅是外形难看,也最终导致了这个家族在西班牙直系统治的倾覆。

基因的力量为什么这么强大?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写有一本科普读物《自私的基因》,他认为,生物的个体和群体只是基因的临时承载体,只有基因才是永恒的。

本文刊登于《视野》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