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重心转向投资端
作者 方斐
发表于 2024年1月

2023年市场表现凸显当前券商板块估值和基本面拐点有待资本市场需求侧改善,预计2024年,经济复苏预期、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包含公募降费改革在内的投资端改革是推动增量资金入市、活跃资本市场,进而带动券商基本面与估值提升的三大驱动力。当前券商板块估值触底,市净率低于2012年以来5%分位数,板块估值和基本面均存在改善预期。

国内经济有望边际复苏,同时外围流动性制约因素也有望逐步消除,在国内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背景下,预计2024年权益类市场有望边际回暖。2024年预计将进一步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活跃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资本市场战略地位凸显

2023年3月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包含多项有关金融机构的调整优化方案,涉及金融机构的调整包括:在党中央机构改革方面,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面,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证监会升格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等。中央层面委员会的成立体现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

政治局会议再次对资本市场提出重要指导。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为继2022年4月后会议再度提及资本市场,并且较少见地采用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积极表述。会议召开后,各监管机构、交易所等主要市场参与者积极响应会议精神,从投资端、融资端等多维度制定并出台了多项促进资本市场活跃的政策方案。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了细化安排,直接提及金融领域的表述包括:第一,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第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面,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第三,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除了上述内容外,本次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内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部署,资本市场在其中亦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了金融的战略定位,会议明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还将高质量发展定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金融要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高质量服务,进一步强调了金融的战略地位。

会议对下阶段金融工作做出较为详尽的方向性部署,通过“三个着力”为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指明方向。一是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三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图 2010-2023年上市券商资本补充统计

数据来源:Wind,中银证券:统计口径为申万二级行业券商行业指数成分股

2024年,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后续证监会等机构发布的具体安排部署,预计相关资本市场政策将接续出台。

一是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政策。会议再度提出,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详细列举未来规划,包括进一步提高股票发行的审核注册效率,完善股票发行制度与退市制度,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强化对控股股东、高管等“关键少数”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预计将通过持续深化注册制改革、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等,继续推动直接融资比例提升。同时,会议强调,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求中介机构持续把好入口关,资本市场持续发挥优胜劣汰功能。

二是加大力度推进交易和投资端改革的相关政策。会议提及“活跃资本市场”,一定程度上延续了7月政治局会议提振资本市场需求侧的要求。同时,会议提及“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后续证监会发文表示响应会议要求,更具体地提出“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活跃资本市场”的安排,表明投资端相关改革大概率将持续大力推进。

三是出台各类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导政策。会议首次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预计未来政策将助推投行和投资机构在实现资本规模增长的同时,着力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定价能力、资本实力等综合能力。会议对于不同规模类型的金融机构采用不同表述。对于大型金融机构,会议提出“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機构做优做强,做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对中小金融机构提出“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本文刊登于《证券市场周刊》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