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市险企披露的2023年12月保费数据,累计原保费同比增速及对应收入排序如下:中国太保(8%、4235亿元)、中国人保(7%、6616亿元)、中国人寿(4%、6415亿元)、中国平安(4%、8007亿元)和新华保险(2%、1659亿元)。
从寿险来看,收官与“开门红”两手抓,年末保费增速明显分化。2023年12月,寿险当月原保费增速排序如下:太保寿险(17%)、中国人寿(13%)、人保寿险及健康险(6%)、平安寿险及健康险(-2%)和新华保险(-3%)。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全年新业务同比增长20.3%(2023年四季度单季同比增速为2.8%,表明已基本消化炒停后的业务低迷期),其中个人业务新单同比增长24.3%,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2.3%。
从“开门红”情况来看,严格执行“不得大幅提前”预收保费,各险企紧抓产品宣传工作,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保本优势依旧突出。2023年9月以来,国有大行再度迎來年内第三次存款利率下调,3%定价利率仍存在较强吸引力。各险企严格按照“不得大幅提前”预收保费开展“开门红”保费意向预录工作,由于无法预收保险现金,首爆日新单和价值或面临一定压力,,预计2024年一季度整体价值增速保持平稳。
当前来看,2024年“开门红”进度符合预期,由于同期节奏差异,新单和价值同比将显著分化,考虑到上年同期春节错位影响,1月内部各类口径增速有望逐周回暖。
在财险方面,众安保费增速表现依旧突出,老三家中太保产险保费增速持续领跑。2023年12月,财险当月原保费同比增速排序如下:众安在线(25%)、太保财险(11%)、平安财险(1%)和人保财险(1%)。2023年12月,人保财险车险和非车保费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5.3%和7.4%,非车业务占比呈显著下滑趋势,自2023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超10个百分点(由54.8%降至44.6%)。
东吴证券认为,寿险股投资仍在左侧,但是绝对收益性价比非常突出,随着寿险估值弹簧压缩至历史新低,机会正在酝酿。另一方面,财险股的防御性上涨短期仍将延续。
人身险高景气收官
2023年人身险板块景气度较高,对2024年负债端预期保持乐观。2023年12月,5家上市险企寿险总保费合计813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较11月改善9.2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太保同比增长16.7%、中国人寿同比增长13%、中国人保同比增长5.8%、中国平安同比下降1.9%、新华保险同比下降2.9%,上市险企12月保费环比略有分化。
2023年全年寿险总保费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中国人保为9.1%、中国平安为5.8%、中国太保为4.9%、中国人寿为4.3%、新华保险为1.7%。展望未来,考虑到居民资产配置需求不断产生,净值化产品波动较大、定期存款利率下行以及居民风险偏好下移,负债端“开门红”业务进展有望改善并优于预期。
从全年维度看,2023年二季度单季度同比基数较高,但绝对值仍低于2020年水平,需求消耗情况以及后续恢复进展或优于此前预期,基于此分析,对2024年人身险行业全年景气度预期仍然乐观。
人身险板块2023年新单保费同比快速增长,保持较高景气度。中国平安人身险板块2023年个人业务新单保费为1284亿元,同比增长24.3%;四季度单季为186亿元,同比增长2.7%,较三季度单季的+25.4%有所收敛,全年仍保持较高景气度。
中国太保寿险板块2023年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为296亿元,同比增长29%,下半年为101.6亿元,同比增长23.7%,较上半年的31.9%有所回落,新单保费同比保持较高景气度。
中国人保人身险板块12月长险首年保费为19.8亿元,同比下降23.4%,较11月的-29.4%改善5.9个百分点,主要受到趸交保费同比下降55.4%拖累,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全年看长险首年保费为611亿元,同比增长12.8%,较前11月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