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见晋阳故地
发表于 2024年1月
太原古县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作为文化旅游景区于2013年动工修建,2020年基本完工并开始对游客开放。
宋太宗赵光义画像。

夏末秋初,太原城郊一个不起眼的土坡上,寻见晋阳故地。在农田与木材厂的夹缝之中,荒草丛里,一座被岁月剥落外壁、露出红砖的石碑刻着“晋阳古城遗址”,提醒着稀稀疏疏的过客,此地曾是坚固无比的城池。八百年前,蒙古人铁蹄袭来,一代才子元好问逃难途中路经晋阳故地,望见昔日繁盛的古城只存断壁残垣,不禁喟然长叹:“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将古城付之一炬的人,是宋太宗。提起他,人们多半想起“烛影斧声”的谜案(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的谜案)、“高梁河车神”的网络梗或是与小周后捕风捉影的花边,却淡忘了晋阳水淹火烧的悲剧。那是在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即公元979年,宋太宗平定南方,总算坐稳了皇位。环顾疆域,契丹及其庇护之下的北汉,是他的心腹大患。尤其是北汉的都城晋阳,可谓固若金汤。春秋战国之际,那里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晋国内乱,智氏决汾晋之水灌城,日后却被赵、魏、韩反杀,落得身死族灭。北朝高氏,视此地为别都霸府,成为一代梟雄。及至隋唐,隋炀帝与李渊父子皆在此韬光养晦,终得号令天下。就是这样一座城,让宋太祖与宋太宗如鲠在喉。

宋太祖的未竟之志

早在十年之前,赵氏兄弟已然见识过了北汉的顽强。黄袍加身之初,赵匡胤就不容睡塌之侧有他人安睡,筹划北伐晋阳,攻取与契丹约为父子之国的北汉。赵普苦口婆心劝说,一旦北汉灭亡,中原就得直面契丹兵锋,对南方诸国用兵有了后顾之忧。赵匡胤思忖良久,定下“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北宋开宝二年,即公元969年,南方战事稍歇,赵匡胤御驾亲征,指挥大军直取北汉。这一年北汉内乱不止,宫廷政变之后登上皇位的刘继元,因宠任宦官和轻信谗言大开杀戒,先后诛杀几位股肱之臣。听闻北汉自毁长城,宋太祖决心速战速决。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命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等军围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闻北宋大兵压境,急遣使赴辽国求援。四月二十二日,宋太宗率军至太原,集兵围城。五月初四,宋太宗至城南,再次招降,同时挥军猛烈攻城。刘继元见大势已去,于初六举城投降,北汉亡。

在兵抵晋阳之前,北宋解决了两路麻烦。一路是北汉名将刘继业,他为后世熟知的名号是“杨家将”里的杨令公杨业。这位名将为北汉守边多年,与宋军也有数次交锋。敌众我寡,杨业兵行险招,趁宋军列阵未稳,率数百骑奔袭,但没能冲乱敌阵,反而被北宋援军一路追击,攀上绳索跃入城墙,才免于阵前被擒。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