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恩刑场的“狂欢”

伦敦是英国的死刑中心,泰伯恩(Tyburn)刑场则是伦敦和米德塞科斯的绞刑中心。现存最早的泰伯恩行刑记录是1177年。在1220年,因为要绞死的人日益增多,又另外增加了两个绞刑架。在玛丽女皇统治时期,泰伯恩有如此多的活计,以至于需要在城外其他地方增设绞刑架。伊丽莎白一世期间,泰伯恩刑场的压力不断增大,以至于需要增添一个不同寻常的绞刑架:一个三角形框架,一次至少能绞死二十四个重罪犯。泰伯恩的刑具由此获得一种壮观的色彩,尽管还无法与巴黎蒙福孔刑场的规模相比。1783年,泰伯恩刑场关闭,在其六百五十年的使用年限内,至少有五万人被吊死。
关于18世纪伦敦某些地区高雅建筑的描写有不少,我们可能不记得的是,伦敦那时有了一个比较残忍的绰号——“绞刑架之城”。锡德尼(W. C. Sydney)相信,这一称号是公正的:
不论外来者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伦敦,由于随处都能看到绞刑架,他对英国刑法的严厉性会有一种痛苦的感受。如果他由北部郊区进入伦敦,他会路过芬奇利公地,在很短的距离内就会遇到肯定不是一个而是五六个的绞刑架。如果他坐在一辆公共马车的外面或里面,通过西区去往霍尔本或皮卡迪利,他在路上就会看到臭名远扬的泰伯恩刑场。如果他是从外国港口出发,沿着泰晤士河前往伦敦港,他肯定会看到靠埃塞克斯一边的珀福利特下方的沼泽地及另一边伍尔維奇下方沼泽地的许多绞刑架,上面悬吊着一些反叛者或公海海盗的骷髅。如果他是徒步穿越城边任一荒地或公地,除非他拥有超乎常人的坚强神经,否则突然听到铁链的响声,看到某一个绞刑架上拦路强盗或拦路盗贼慢慢腐烂的尸体,他准会吓个半死。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