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话爱国
发表于 2024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

爱国主义教育法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聚焦于保障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全面规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要求、领导体制和机制、教育对象、主要内容、实施措施、条件保障等。从主要内容来看,爱国主义教育法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和标志、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及其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这些论述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里摘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论述: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各民族都要培养孩子们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这是月亮和星星的关系。这件事一定要大张旗鼓做起来,持之以恒做下去。

——2014年9月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