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阳光,联结徽州村落共同体
作者 孔冰欣
发表于 2024年1月
“黟”见倾心,“南”以忘怀。

年节将至,哪怕天气再冷、路途再远,中国人的习惯是,总得回村走走亲戚。

安徽省黟县有桃源之称,烟霞百里,草木葳蕤。而黟县碧阳镇下辖南屏村,36眼水井,72条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以及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构成了又一道姿貌灵秀的皖南风景线。因《菊豆》《卧虎藏龙》等多部著名影片在当地拍摄,南屏还不啻一个名副其实的“影视村”。

“黟”见倾心,“南”以忘怀。这个冬天,《新民周刊》记者跟随小米集团党委一行人,特意来南屏走了趟亲戚,吃了顿年猪饭,参加了系列活动,实地体验了“影像南屏”的全部意义。

晚上,小院腊梅飘香,屋内围炉夜话。由每实公司历时两个月研发的香榧坚果酥新品发布,更将现场的气氛推至一个小高潮——原料香榧产于黟县,另据小米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妇工委主任,担任影像南屏临时党支部書记的施艳介绍,为了让食客吃起来方便,助推香榧坚果酥的研发,小米方面想方设法找到了一款专门剥壳的机器,“配套使用”。

何谓影像南屏?小米集团党委联合当地政府与各方力量为南屏崛起、乡村振兴做了哪些实事?

让我们从头说起。

缘起

2023 年 4 月下旬,小米集团党委联合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集结了 12 位专家、学者、摄影师和观察者,共赴南屏开展了一次“徽州乡野调研”,以影像记录的方式,通过文字和镜头分享了千年古村落的变迁与现状,也探讨了年轻人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生逻辑。

之后,通过对村子的大走访、大调研,小米集团党委深入了解了南屏的优势与面临的困境,提出想将“影视村”升级为“影像南屏”,为南屏打造新的时代 IP。再之后,“成立影像南屏临时党支部,设立影像南屏志愿项目”“村落生态共同体”等层层递进的理念和方法,皆系小米集团党委帮助南屏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努力。

顾名思义,影像南屏,第一步是注意挖掘“颜值”的潜力。粉墙黛瓦,迷宫深巷,徽商礼仪……南屏底蕴不俗,而小米内部设计师们组成的项目组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多次沟通,“设计下乡”“文化下乡”,一番巧手点化,坚持守正创新,终于酝酿出《南屏村视觉提升方案》,围绕导览与店铺招牌,为南屏勾画出既符合场景特色,又契合品牌形象的VI应用方案,并无偿捐赠。

当记者被带领至南屏视觉的最高点——“小洋楼”时,村民告知,这房子原先的主人是清末时期留过洋的,所以建筑形制很明显融入了西方的元素,“大概是罗马风格”。“小洋楼”的附近,则是青苔上石阶、门窗久已闭的程家祠堂。为了让程家祠堂旧貌换新颜,小米集团党委曾邀请青年建筑师郭廖辉一起研究古建筑的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讨论把祠堂改造为乡村电影院/书吧/影像展陈综合体。岂料,正当众人埋头打磨第五版设计方案时,却得知程家祠堂是南屏古建筑群国保单位之一,没有相关部门的审批,“不许动”。幸而一波九折之后,2023年12月,第七版设计方案终于通过了专家的预审。

南屏是美的,如何把所有美好的印象整理到一块儿,拾珠成串?小米集团党委费心思索,灵机一动:我们要开发“一票制”乡村旅游,即制定“菜单式”出行计划,一票搞定,让游客明白哪儿好玩,从上一站到下一站目的明确,丝滑衔接。时下city walk大行其道,“一票制”就是南屏的country walk!

于是,小米集团党委联合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甄选并敲定了影像南屏的11个最佳影像点位,又趁势牵头,拉来南屏村委会及小米科技园新联会理事单位、小米生态链企业汉图科技落地米家照片打印机,将随心拍摄的南屏影像印制成明信片,通过村委会门口的“影像南屏邮筒”寄送出去,为“南屏出圈”再添吸睛一笔。

围炉讨论,气氛热烈。

悉数收入11个最佳影像点位的《影像南屏》一书,已通过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海量美图,幅幅如画。此处还必须插播精彩花絮一则: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诗人吴重生参与了2023 年 4 月下旬的“徽州乡野调研”,据说当时诗兴大发,一天内连写5首赞咏南屏,技惊四座。“走进老巷,看历史坐化成云/那些缠绕着往事的藤蔓/是延伸至我灵魂深处的思绪/南中国的乡愁/这里符合所有人对故乡的定义”——吴老师用诗人的一双慧眼,将南屏提炼为“故乡”的意象,击中了国人对“乡愁”的一抹永恒眷念。

阡陌交错,鸡犬相闻,家家户户吊着腊肉,种些蔬菜或养些花草。小猫小狗一点儿都不怕生,常亲昵地帮人带路、肆意卖萌。夕暮时分,炊烟袅袅;晨起散步,青山白雾。说实话,影像南屏绝对不止11个最佳影像点位,但再好的乡村风景,终归离不开“人气”的滋养。

小米集团党委回收的调研问卷显示,南屏的人口结构已出现“时空交换”的趋势:出去一批打工的,回来一批创业的。

本文刊登于《新民周刊》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