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长恨歌》
《长恨歌》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作者白居易时年三十五岁,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一天,他与在当地结识的秀才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五十多年前的天宝往事。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让三人不胜感慨。他们惟恐这一代之事,与时消没,不闻于世,王质夫遂提议,由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为之作歌,由陈鸿为之写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于是,诗、传一体,相得益彰,流传千古,白居易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诗人从反思的角度写出了造成悲剧的原因,但对悲剧中的主人公又寄予同情和惋惜。全诗写得婉转细腻却不失雍容华贵,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朴的元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代洪昇所著传奇《长生殿》等,都曾取材与参照过《长恨歌》。

《戴敦邦新绘长恨歌》是自称为“民间艺人”的国画大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戴敦邦先生在艺术创作的盛年时期完成的一套扛鼎之作,曾获得第四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新民周刊》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