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陆军大型望远镜知见录
作者 沈克尼
发表于 2024年1月

我曾在黑龙江省绥芬河见过侵华日军的永备工事,在日本见过关东军绘制的苏军防御部署和写景图,也在俄境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路边见过昔日苏军防御日军的碉堡。由此产生这篇由日俄两军大型望远镜说观察筑垒地域“写景图”的文章。本文是2020年我在《轻兵器》发表的《日本军用望远镜过眼录》的续篇,同时,文中对日俄两军“写景图”绘制方法的简要叙述则是我在2017年《世界军事》发表的《我国军事地形学源流》一文的补充。因为“写景图”已从现今的《军事地形学》教材中淡出,而说军事地形学史,则应追记一笔。同时写景图有摄影照片不可替代的突出主题、简化次要内容的优点。值得一提的是,我军在战争年代,如太原城市攻坚战,以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攻取一江山岛的作战中,战前都曾绘制过战场写景图以供首长司令部参考。老参谋陈钿告诉我,1951年,他在天水步兵学校的毕业考试,即是在操场上用图板绘制南廓山写景图。

二战日本陆军的大型望远镜

据专事修理大型军用望远镜的美国光学专家凯文·卡尔·库恩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国制造大口径双筒望远镜种类最多的是日本。其中以东京光学和日光公司产品最多。”今从抗战中我国缴获侵华日军的几具大型望远镜作一概述。

日军炮兵地面标定机

地面标定机为日军炮兵部队用以测方位角、高低角,以及射弹观测的器材。

日军炮兵装备的观测器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抗日战争中缴获的侵华日军装备的结构简化、轻量化的“九八式”地面轻型标定机。全套器材由单筒望远镜、潜望镜、三脚架及配件组成,收纳于望远镜匣、潜望镜匣、三脚架囊中。单筒望远镜倍率为4~5倍,镜筒长468mm,俯仰角30°,质量5.92kg,全套器材质量25.7kg,是当时日军炮兵观测车的基本装备。

日本陆军九八式地面轻型标定机中的单筒望远镜

而我所见缴获侵华日军的“九八式”地面轻型标定机,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仅残存一具单筒望远镜而已,其他附件全部遗失战损。

日本陆军制式对空双筒望远镜

当年日军有“八九式”十厘、同对空、“九四式”六厘、“九八式”十二厘等4种陆军对空望远镜,比日本海军对空望远镜种类要少得多。这4种对空望远镜都是装在三脚架上的大型双筒望远镜,均是大口径物镜,在目镜处弯曲光路以适应两眼间距的特殊构造。

“八九式”十厘对空双筒望远镜。“八九式”是制式名称,昭和4年生产,即1929年,日本皇纪2589年,取其后两位数字。而“十厘”是指物镜的直径为10cm。该镜倍率10倍,视界6°,出瞳距离6mm,镜身质量5.5kg,伸缩脚架质量8.4kg。特别是在黎明、薄暮、夜间都能观察远距离目标,同时也能正确测角。“八九式”十厘对空双筒望远镜主要配备高射炮部队,最初为“八八式”75mm高射炮设计,1929年被日本陆军采用,主要装备日军海岸要塞和攻城重炮部队以及气球队。此外,该望远镜是日本陆、海军装备的手持“八九式”7×50mm双筒望远镜的补充。

日本陆军装备的“九四式”六厘对空望远镜,只能测角,无法计算距离。日军还有最初被称为“高倍率双筒望远镜”,后来改称为“一○○式”十厘的双筒望远镜。虽然目镜结构相同,但直视型为俯视70°,最大可监测侦察范围为对空90°。

日本陆军“九四式”六厘对空双筒望远镜和“八九式”十厘对空双筒望远镜不仅装备高射炮部队,还作为航空部队的机场监视使用。日本陆军多种对空双筒望远镜,除了叉子式架台的形状不一样,其余结构几乎相同。

日本陆军“八九式”十厘对空双筒望远镜

此外,当时日本海军装备了十二厘高角双筒望远镜作为高射炮的观测器材,其光学性能比陆军的十厘双筒望远镜要好得多,而且还能进行简单的测距。陆军将其改为“九八式”十二厘双筒望远镜。

日本陆军大口径望远镜

我见过的缴获日本陆军大型望远镜实物是海岸要塞使用的“九八式”十二厘(24×120)望远镜。这款120mm望远镜,至少有6种型号,如15倍率,以及用于潜艇甲板观察之用的20倍率。

日本陆军大型双筒望远镜还有二十厘双筒望远镜。该望远镜的战斗全质量为282kg,仅望远镜本身就有93kg,倍率为60倍(也可以转换为25倍),安装在三脚架上进行观测。其主要用途并不是用于测距或观测炮弹落点,而是在日军侵华期间部署在中苏边境,用于远距离侦察苏军的动向。据日军《使用参考》记载,该器材可以观测敌方道路、铁路的变化,机场工程的有无,演习地和军用建筑物的变化,国境周边敌军的部署情况,敌营的人情、风俗习惯等。如果是在中国东北的平坦地形,只要有大口径望远镜就能进行精细地观察。

本文刊登于《轻兵器》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