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车企按下出海加速键,谁的“打法”更有效?
作者 梁罗喆 胡雯雯 陈镜安
发表于 2024年1月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出海”迅猛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加快“出海”的步伐,也推动中国车出口不断攀高。据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1-11月,我国汽车累计出口476.2万辆,全年汽车出口将超过500万辆,创新历史纪录。

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海外布局的背景下,汽车充电、储能等设施迎来市场红利。中金公司预计,2027年海外新能源车充电设备增量空间有望达到759亿元,其中,美国和欧洲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到284亿、335亿元。同时,全球贸易壁垒日渐加大,汽车市场日益内卷,“出海”的成功与否,成为企业成功跃升的一大因素。

比起奇瑞、吉利、长城及长安等车企早早布局海外,湾区几家主要的车企广汽集团、小鹏汽车、比亚迪此前的乘用车出海行动相对低调,但今年以来,它们均在海外业务上按下了加速键。

中国汽车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出海”,将面临哪些挑战,企业又是如何突围?在不久前的广州车展上,这些车企除了晒出各自的成绩单外,还透露了最新的出海规划。

广汽:“洪荒之力”,奋起直追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广汽集团在“十四五”规划中,已经明确制订了国际化目标是2025年海外销售15万台;在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中更是明确了国际化业务重要地位,把国际化业务视为未来的重要增量之一。

广汽集团一名内部人士介绍,他们正积聚全集团资源推动国际化发展,并以广汽国际为主体推进海外销售。截至10月底,广汽国际已完成中东、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五大板块31个国家的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建成125个网点,初步构建起全球的销售、服务体系。

从2017年开始,公司海外出口量迅速增长,2022年出口量达3.3万台,同比增长59%,2023年上半年出口量约2万台,同比增长29%。

“广汽国际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动海外本地化生产项目的落地,以更好地适应和拓展当地市场。”广汽集团一名内部人士介绍。

目前,尼日利亚拉各斯州SKD工厂已正式竣工,这也是广汽海外首家实现批量化、规模化的SKD工厂。同时,突尼斯KD工厂已实现首批车辆下线交付。接下来,将加快推进缅甸SKD项目,实现首台车下线;并落实马来西亚CKD项目工厂建设启动,向2024年量产目标推进。

据介绍,广汽国际目前已有广汽国际(香港)、广汽国际俄罗斯公司、中东分公司、墨西哥公司等境外分支机构,及时研判海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应对策略。

车展期间,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也表示,今年9月,广汽埃安泰国公司成立,AION Y Plus在东南亚顺利上市,泰国本土工厂也将于明年投产。同时,埃安将以泰国为中心,辐射东南亚,在亚太、欧洲、中东等地构建全球产销基地。

比亚迪:布局较早循序渐进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出海动作早得多。

据比亚迪官方介绍,该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的足迹已经遍布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阿联酋等55个国家及地区,形成了亚太、欧洲、中东非以及美洲四大海外销售区域。

本文刊登于《南都周刊》2023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