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很多著名的老字号,对很多消费者来说,老字号是商品,但又不仅仅是商品。很多时候,老字号代表着历史传承,代表着文化积淀,是记忆、是乡愁。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从行业看,老字号广泛分布在食品加工、餐饮住宿、居民服务等20多个领域。这些老字号堪称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
应重视一些老字号逐渐消亡的经验
时代在变迁,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老字号不仅可以满足情感需求,也在促消费扩内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世界各国对本土孕育的老字号,都会进行保护和支持,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必要培育壮大一批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百年老店”。
要培育壮大“百年老店”,让老字号成为常青树,就必须充分重视历史上一些老字号逐渐消亡的经验,并建立起让老字号健康发展的机制。对中华老字号进行复核,建立退出机制就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今年2月,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其中不仅对中华老字号的评定给出了严格的标准,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更是其中的亮点。
应平衡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现在,复核结果出台,消费者反应如何?
“早该摘牌了,又贵又难吃”,在新闻的下方,可以看到不止一位网友对某家老字号作出了这样的跟帖。人们对此似乎并不意外,因为就在近几年,这家老字号就不断地有负面消息曝出。
就以此次被移出名录的上海老半斋为例,这家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知名老店曾经享誉上海,但此前在媒体放出的暗访视频中可以看到,餐厅服务员待客冷漠,工作时间内厨师玩手机,更有杂工躲在角落里打扑克……
如果说历史上不少老字号的消亡缘于物质和消费环境发生了巨变,这就像一家修理手推车的老店不可能在当下存活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