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动是梅来


一年初始,万物复苏。当寒山尚萧瑟之际,早有梅花悄然开放,秀于万仞之壁,浮于寒潭之水。
梅属于早春开花植物,枝干遒劲,凌寒开花,气韵清雅,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花木。它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而后在中国许多地区及邻近的东亚国家被广泛栽种。
一身傲骨之美
有关梅的最早文字记载当推《诗经》:“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山海经》中也有记载:“灵山有木多梅。”而关于梅花的种植,则当推汉代园林建筑——上林苑。《西京杂记》中有云,汉代的皇家园林上林苑栽种的有侯梅、同心梅、紫蒂梅、丽枝梅几种梅花,可见在当时梅花品种已有不少。
梅花以其疏瘦的外形、素雅的花色以及清幽的花香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诸多古诗词中都留下了梅花的身影。南朝诗人阴铿的《雪里梅花诗》中写道:“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展现了梅花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以及迎风傲雪的坚韧气节。南朝陆凯的《赠范晔》中写道:“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以梅花作为传递思念之情的信物,这枝梅花一半是江南的春色,一半是知己的惦念。白居易在《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中写道:“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写出了诗人在寒气未消、梅花开放之际,饮酒、吟诗、歌舞,欢聚一堂,为梅所陶醉的情景。古往今来,人们赏梅、赞梅、咏梅,寄情于梅,使梅花成为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一部分。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24小时》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