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
作者 姚伊
发表于 2024年1月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又称肺心痛,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我国绝大多数肺心痛患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基础上发生的。那么慢性的应该如何来检查与诊断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检查与诊断的方法吧。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肺心病由不同肺部疾病引起,病程早期与晚期对各种检查方法敏感性不一,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血气分析肺心病的病因很多,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机制不同,但基本原因是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分流。血气改变的程度和类型可指导治疗、评估预后。动脉血气分析可以通过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等情况。同时还可辅助判断病情以及病因诊断,指导后续的氧疗方案。血气分析的目的包括以下两方面。

1.可了解肺心痛的严重程度早期肺心病,Pa02轻度下降,一般>6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轻度升高,一般为50毫米汞柱。吸空气时A-aD02稍增大,吸纯氧后A-aD02为30毫米汞柱左,Qs/Qt约15%。肺心病代偿期,Pa02多在57亳米汞柱,二氧化碳在48毫米汞柱上下;肺心病失代偿期,Pa02多在42毫米汞柱左右,二氧化碳在60毫米汞柱左右;肺心病无心力衰竭时,Pa02平均为53毫米汞柱,并发心力衰竭时Pa02平均为40毫米汞柱,并发肺性脑病时Pa02<5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50毫米汞柱。当Pa02<40毫米汞柱常出现心律失常、尿少或肝功能损害。血气分析能准确反应低氧血症的程度而不受血红蛋白多少的影响。如Pa02在51~60毫米汞柱时为轻度低氧血症,31~50毫米汞柱时为中度低氧血症,30毫米汞柱时为重度低氧血症。又可根据血气分析分清I型呼吸衰竭(即Pa02<60毫米汞柱)和Ⅱ型呼吸衰竭(即Pa02降低<6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二氧化碳>50毫米汞柱)。

2.根据血气改变判断发生机制和类型Pa02和二氧化碳变化不同及运动后、吸纯氧后的改变可鉴别是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降低还是肺内分流所致。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