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全球垫底,欧洲人咋想的
作者 范一骥
发表于 2024年2月
2023年2月14日,法国巴黎,一对情侣手持心形气球在埃菲尔铁塔前合影

教皇圣约翰·保禄二世在著作《人类爱情论》中曾说过:“婚姻是上帝爱的象征,在这种爱中,夫妇被召唤去参与那个创造性和救赎性的爱。”时下天天讲爱与和平的欧洲年轻人,却对教皇的“上帝的号召”不是那么感兴趣。比起去参与上帝对人类的大爱,他们更愿意享受蜗居在都市里的大城小爱。

根据2021年的统计,在每千人中,意大利的结婚人数为3.2,法国、西班牙为3.1,葡萄牙为2.9,均属于世界后15位。晚结婚乃至不结婚,在欧洲社会逐渐习以为常,曾经像吃饭、睡觉那样,具备必要性的婚姻,如今在欧洲年轻人中更像是一个鸡肋,“结婚挺好,不结更好”是很多人的想法。不过当你走上街头问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他们给出的理由,则是丰富多样乃至千奇百怪。

这婚不结也罢了

我的波兰好友Lucyna认为,不结婚,是因为年轻人开始获得更多的知识,开始懂得“形成一个好家庭”的艰辛,所以,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修炼自己,让自己成为未来的好丈夫、好妻子,而不是迫于种种压力去草草结婚。

我的比利时好友Wim,不结婚理由又不一样:没时间投入到一段感情中去。“我有太多的计划了,我需要上班、需要去工作坊发展自己的爱好,每周五晚上是我的约会之夜,不过其他时间我不希望我的女朋友打扰到我,结婚暂时不在我的人生规划中。”

比利时女孩儿Izra则更加直接:同居就挺好的,为啥要结婚呢,结婚可太可怕了。

冷漠、排斥乃至一丝恐惧,是他们对婚姻的态度。欧洲的年轻人为何和婚姻渐行渐远?

电影《拍拖故事》剧照

在大部分欧盟国家,合法同居和结婚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

在法律层面上来说,对于欧洲人,结婚真的没有必要。在大部分欧盟国家,合法同居和结婚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唯一的差别就是死后的遗产继承上,不过这就不关年轻人什么事了。

在欧洲,同居在一起就可以被认定为一个家庭,同居的情侣以及他们的子女,和结婚的夫妻在法律上享受着一样的权利,他们的个人所得税也会出现在一张税单上。既然结不结婚没太多差别,那么又何必大费周章去操办婚礼呢?结婚,对于这里的年轻人来说,更多是作为惊喜的一种存在。我的同学Bieken就在毕业典礼上接受了自己同居5年的男友的求婚,她喜笑颜开享受着这份惊喜。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对同居多年的情侣只是在资产表上多了一对戒指而已。

城市化扼杀婚姻

除了法律的因素,高度城市化以及欧盟一体化是年輕人结婚率低的另一个原因。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