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新时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除了要有全面而扎实的音乐专业素质,如演唱、演奏、创编与指导等能力外,还要具备较强的教育专业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音乐教学的组织能力及教科研能力等等,否则很难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结合研究生实习期间在徐州高级中学的教学经历,针对徐州高级中学的高中音乐课堂现状,笔者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一、审美体验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一)注重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作品的兴趣
学生调查问卷显示,49.6%的同学对教材的钢琴作品不感兴趣,不喜欢上钢琴音乐鉴赏课,这是通过调查问卷所反映出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在钢琴作品鉴赏课上呈现出理想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对钢琴作品的兴趣是必要的前提。
作为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生活,以朋友的身份陪伴在学生身旁。多与学生沟通,给予赞赏和鼓励,让学生逐渐喜欢钢琴作品。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钢琴作品,让他们对作品的风格有所了解,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去聆听这些音乐,在繁重的学习中使身心得以放松。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推荐他们喜爱的钢琴作品,共同对音乐作品进行探讨,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乐意去接受这些钢琴音乐作品。
比如鉴赏钢琴作品《蓝色狂想曲》,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课前选取音乐片段,思考该片段适合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出现,把自己的想法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老师再在开始导入教学:
师:像《猫和老鼠》之类的动画片中好多都是用爵士乐来为动画配乐的,有一个动画片名叫《巫师的学徒》大家有没有看过?这个动画片是用一首非常著名的爵士乐《蓝色狂想曲》来配乐的,你们想不想听?
接着用幻灯片播放《巫师的学徒》动画背景,教师随着视频进行现场钢琴演奏。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做讲解,可以用简单的形体动作做提示。要鼓励学生通过表情、简单的动作表现出对音乐的感受,手画拍、脚踏拍,轻轻地随音乐的韵律晃动身体等,千万不要死板地坐着不动。
为了加强学生音乐聆听和记忆,只听一两遍是不可能记住音乐的。因此也不能盲目或重复地听,每次都要提出要求,引领学生深入地感悟音乐。探索音乐是鉴赏教学的重要部分,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内部结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能以教师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记忆音乐主题时学生可通过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来演唱、填出主题中空缺的音,或按听到的顺序为主题乐句排序等方式进行。
钢琴作为外化的手段来表现音乐,让学生们的欣赏活动渗透到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的亲自演奏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又让学生对钢琴作品鉴赏不再感到陌生,有了亲切感。
(二)注重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高中音乐课中涉及到的钢琴作品本身就不多,平日里学生对钢琴的接触也很少,要提高钢琴作品鉴赏课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动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实习时,在堂课的开始,笔者请学过钢琴的同学自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拿手的钢琴曲目上台表演,其余同学坐在下面观看聆听,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下面的同学也跃跃欲试,避开了单一的“教师台上教”“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方式。另外,笔者还给自己的实习指导老师提了建议,在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开办小型钢琴演奏观摩会,让更多的同学上台表演,得以锻炼。
音乐课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鉴赏钢琴作品贝多芬奏鸣曲《热情》第二乐章时,学生光听是无法弄懂其中音乐要素的,最多也只是按照钢琴谱上给出的具体速度、节奏、力度等去理解。这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作品要素的观点和见解,像作品经演奏后的每个变奏呈现出的速度的复杂多样,节奏的灵活多变性,为什么有的地方会作一定的延长,让学生思考演奏家这样弹奏的用意,演奏家处理的效果如何,换作是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演奏这首作品,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