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是一种融合音乐和戏剧元素的舞台表演形式。在音乐剧中,音乐和戏剧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观众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音乐剧是以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舞台艺术,故事情节通过音乐来展现。歌曲和旋律贯穿整个音乐剧,通过歌唱、音乐表演来诠释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使剧情更加生动、感人。戏剧在音乐剧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虽然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但戏剧中的剧本和表演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剧本在音乐剧中是故事情节的基础,角色之间的发展和冲突、故事的转折都依托于戏剧剧本的设计。演员则通过表演、台词等形式,将故事和角色情感传达给观众。戏剧元素让音乐剧更具有故事性、戏剧张力和人物情感的表现。音乐和戏剧之间的关系使得音乐剧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向观众传达深厚的情感、生动的故事,营造出令人难忘的表演体验。
一、音乐与戏剧融合视角下的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当前音乐与戏剧融合的跨学科表演艺术探索中,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在综合艺术院校,特别是声乐表演专业中,为迎合新文科视域下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教育者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打破传统的“专而不博”观念,提倡跨学科融合,涉及哲学、文学、语言等多种学科的融合。这种教育理念的变革促进学生在多个方向上全面发展,对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音乐与戏剧融合的学术探索中,培养复合型人才变得至关重要。这种人才既具备丰富的表演实践经验,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这种复合型人才往往在音乐美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的结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他们不仅在舞台上活跃,还参与音乐的学术研究,这种结合对培养人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在学生时代即刻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学校应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和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研讨课、小组课等方式,学生需要学会总结、评价、思考、反思,培养科研意识。此外,扩展学科接触面,引导学生接触其他学科,增添跨学科思维。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一定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全面发展舞台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鼓励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多种艺术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这种跨学科表演艺术的探索为音乐与戏剧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发展路径,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他們全面、多元化的学术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跨学科表演艺术的探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音乐表演专业具有重要的启示。在音乐与戏剧的融合中,应用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与职业岗位需求对应,注重技能、实践和综合素养。
音乐与戏剧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艺型专门人才提供了更广泛的视野。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跨学科表演艺术中尤为重要。声乐专业学生除了音乐技能外,还需掌握戏剧表演、舞台设计等相关技能。这不仅为其在专业文艺团体、群众文艺团体等机构的表演工作提供了更多技能支持,还提高了其在企事业单位、文化馆、学校等地从事音乐教学和文化活动组织编排的能力。
这种融合使应用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接触到更多的跨学科内容,培养了他们的跨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