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9日清晨,李化璟老人安详地走了。他走时太行山雪花飘飘、银装素裹。老人去世时已90岁高龄,他的葬礼在农村算是“喜丧”,但这位义务守护洪河漕百团大战纪念馆近20年的老者离世,还是让众人悲痛不已。
李化璟临终前叮嘱儿女,他走后不要通知太多人,下雪天山路不好走,别给人家添麻烦。可得知消息的人们还是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个小山村,大家都想见老人最后一面,都想送这位红色精神的守护者最后一程。
鞭炮声、唢呐声、哭喊声……泪光中,人们似乎又看到李化璟老人挥舞扫帚打扫纪念馆的身影,似乎又听到他声情并茂讲解的声音。
六位老党员的愿望
太行山东麓的井陉,自古就是晋冀咽喉要地。抗日战争时期,正太铁路横贯井陉县全境,是日军自诩的“生命线”。井陉煤矿也在域内,是侵华日军重要的燃料基地。
洪河漕村,距离井陉县城40多公里,四周群山环绕,进可攻、退可守,成了百团大战正太铁路破袭战的前方指挥部。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聂荣臻,曾在这里的一座农家院里坐镇指挥。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105个团,以势不可挡的威力,攻克娘子关,占领井陉煤矿,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一场伟大的交通战和经济战的总攻袭”,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河漕村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百团大战前线指挥部”也恢复成了民宅。但这段历史成了人们难以磨灭的记忆。1984年,村里六位老党员谋划建立一个百团大战展室。
六位老人中,李化民、李化瑞、李化卿和李景堂四人都参加过百团大战支前工作。此外,许永堂参加过八路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杀敌,曾任炮兵营营长,在上甘岭战役中被震坏了耳膜,转业后回到家乡。年龄最小的李风,当年是儿童团团长,带领全村少年为八路军站岗放哨。他们对洪河漕村有着特殊感情,想把当年聂荣臻坐镇的“指挥部”所在农家院,改造成纪念场所,展示这段红色历史以激励后人。六位老人的善举,得到有关部门和村民的热情支持,经过多方搜集老照片和历史实物,“百团大战井陉展览室”终于在1993年3月8日正式开展。
六位老人终于实现了愿望,他们肩负起义务管理展馆的工作,每天轮流打扫卫生,认真地为游客作讲解。这里不仅成了村民们教育子孙后代的课堂,也让许多寻迹百团大战红色历史的人感到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