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现河池市)巴马县委书记的张秀隆获选广西十大杰出青年,彼时40岁的他,担任县委书记已有五年。就在当年,张秀隆离开巴马县,晋升副厅级干部,仅仅两年后,又成为正厅级官员。此后,他屡膺重任,官至副省级。
直到2023年10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秀隆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寥寥数语,震荡着广西官场,也让一段故事尘埃落定。
受争议的县委书记
张秀隆,湖南怀化人。17岁时,他在河池地区所辖天峨县的农村工作队工作,18岁进入天峨县委组织部任干事,26岁担任向阳镇党委书记。早年的经历,让他得到了外界较为一致的评价——这是一个从基层干起来的干部。
张秀隆31岁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34岁任河池地委副秘书长。1993年,35岁的张秀隆离开地委大院,前往巴马县任县委书记。在当时,他是河池地区最年轻的县委书记。
与日后声名在外的“世界长寿之乡”不同,那时的巴马还是个偏僻之地。
张秀隆曾说过,他来到巴马被吓了一跳。许多干部职工已被拖欠了三四年工资,各单位的差旅费根本无法报销……
一个35岁的县委书记,接手这样的摊子,却很快改变了局面。许多年后,巴马的退休干部还会议论,张秀隆主政时期,的确给当地带来了巨大变化,但也争议不断。
上任伊始,张秀隆公开说,当务之急是要钱,谁能要来钱就是有本事。很快,巴马县出台了几条颇有争议的规定。比如:凡能邀请上级对口部门领导到巴马来的,年终考核加分,且分值不一样,邀请处级领导是一个分数,邀请厅级领导分数则翻倍。张秀隆还在会上公开说,关系也是生产力,谁能帮巴马搞通关系,谁就是英雄。另一个规定是,凡能从上级部门争取到资金的,给予现金重奖。
据当地人士说,所谓现金重奖,几乎就是按比例提成。“这肯定违反相关政策,公务员怎么能拿提成!但张秀隆敢这样干。”
搞关系,“走夜路”
深信“关系也是生产力”的张秀隆,鼓动下属搞关系,自己当然也是搞关系的“高手”。
在打造巴马长寿之乡的过程中,张秀隆邀请许多老领导或现任官员的父母来当地度假旅游。在巴马期间,他们受到张秀隆的热情款待。
彼时,巴马兴建了一个配套齐全的高档度假村,因为各种原因,当时来巴马的游客并不多,度假村的入住率很低,有人说修这样的度假村太超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