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因人而异的批评艺术
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毛泽东率先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把它概括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不仅如此,他还特别讲究批评的艺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如良医看病,对症下药,大爱无垠。
幽默风趣,点到为止
1935年10月,莫文骅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被任命为红军学校(后改为西北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到1945年8月离开延安南下,他在陕北工作了整整十个年头。在延安的十年中,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并接受指导,聆听教诲。
一次,莫文骅起草了一篇文章,毛泽东为他修改。由于文章语句不通,逻辑混乱,毛泽东皱起了眉头,放下笔,让警卫员把莫文骅叫来。
莫文骅进屋后,毛泽东笑着说:“莫文骅,你比斯大林还高明啊!”
莫文骅一下愣了,忙问:“主席,是怎么一回事?”
毛泽东说:“斯大林起草的对德国宣战的文件,那么重要,也才用了不到一千字,而你的文章竟有三千多字,不是高明么?”
莫文骅不好意思地笑了。
毛泽东接着说:“但是,斯大林的文章虽短,却把问题讲清楚了,而你啰啰嗦嗦写了一长篇,却难得看明白。”
“我写不好,请主席修改。”莫文骅说。
“你不是当过宣传部部长吗?”毛泽东问。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