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公生明,廉生威”《官箴》的颜氏家族
作者 颜健
发表于 2024年3月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颜希深在泰安知府任上时,在知府残壁上见到一则《官箴》碑刻,碑文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就是著名的“公生明,廉生威”座右铭,出自一生为官清正廉明的明代泰安知州顾景祥。明朝山东巡抚年富最先立此言为碑,用楷书刻石,作为自己为官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官箴》。此《官箴》虽只有36字,却字字如金、句句警策,告诫人们为官要公正无私、清廉自持。

颜希深读罢碑文,心有戚戚,若有所会,于是重刻此碑并作跋文,立于西厢房作为座右铭。颜希深在泰安知府任内,为方便泰安士子科试建设考棚,为让更多的泰安子弟能够读书筹办书院,严查漕运征税浮收之弊端,抵制行贿索贿,政声卓著。

颜希深在调任山东督粮道后,即迎母亲何太夫人至德州居于官署。时逢德州连日大雨,洪水成灾,糧食绝收,百姓衣食无着,十几万民众挈妇将雏争相攀上城楼,躲避水患。负责德州粮仓的颜希深偏偏身在外地,无法赶回。何太夫人闻知此情,命人开仓放粮,从速救济饥民。有署中人员认为仓库为国家粮食储备,开仓放粮事非寻常,必须奏请上方得到批准方可,因此拒不开仓。何太夫人严词训斥:“此何时也!犹拘泥于常法乎?况德州距省会甚远,若经说奏核复,数十万灾民将尽成饿殍矣!”于是,何太夫人将自己的首饰尽行出卖易钱,作为费用,督饬开仓,赈济百姓,并表示如果哪天事发,一切责任都由其儿子承担。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