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年轻人相爱越来越难?有人说这是因为谈恋爱费时间、费钞票,还总要猜测对方在想什么,经常冷战、吵架,太麻烦了;有人说找到能互相爱到灵魂深处的人太难了,不想将就;有人说怕另一半出轨,自己变得哀怨,还得操心孩子、工作、家务。
我一直觉得,现在是一个“快流动低情感”的年代,我们缺乏深厚的情感,并总是处于迁徙之中。归结起来,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恋爱需要时间,然而很多在城市里打拼的青年,时间都被工作挤压。此外,如今对生活的定义也跟以前不一样了,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比原来多了很多,比如过高的房价就让人负担很重,更不要说培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了。
第二个原因,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学生时代,太缺乏情感的交流,所以会出现一种畸形现象:恋爱的时候,就千方百计地对一个人好,对其他的事漠不关心。很多人谈恋爱就是看看电影、吃吃爆米花,表面上看起来很快乐,但没有生活的喜悦、温暖,体会不到对方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第三个原因,传统观念对女性有一个道德体系的约束。比如,多年以前,女性二十七八岁就要生孩子,生孩子之前要结婚,结婚前要恋爱,这么一算,女性在二十三四岁就应该有男朋友。但问题在于,父母没有给她们留出恋爱的时间,只限定了结婚的时间。对于男性来说,他们觉得大学毕业之后就自由了,恋爱反而是负担。所以,女性对男性失望,男性对女性也失望,彼此的认知是错位的。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一方面,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在爱情观念上有一些误区。比如,希望爱情能解决自己人生的问题——孤独、焦虑,乃至求学、就业、发展。面临这些难题时,他们期待找一个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帮助自己的人,以为两个人在一起,就能获得安慰、温暖。这种想法是特别有害的,因为爱情是情感,不是问题,你带着满身的问题跟别人在一起,会让对方特别反感。你可能还不知道,或许对方也带着一身的问题来找你,如此互相期待,彼此的压力就会更大、更失望。我们不能指望在爱情和婚姻里获得原来没有的东西,这违反了一项基本的规律: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拥有爱情的,是那种一个人就能跟世界建立关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