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手指”的崛起和崩塌:狂骗100亿、折戟5古董
作者 刘韵
发表于 2024年3月

2023年12月30日,影帝梁朝伟和刘德华合作的电影《金手指》在全球多地同时上映。这部电影节奏紧凑,高潮迭起,口碑炸裂。但是,有不少香港网友称,《金手指》故事的原型“佳宁案”的真实情况比电影更加骇人听闻。当时,“佳宁案”的主角陈松青涉嫌谋害三条人命,还有一名负责调查该案的廉政公署调查主任因工作压力太大,自杀身亡……“佳宁案”到底是怎样一桩奇案呢?

香港捞金

1983年7月18日,马来西亚“裕民银行”的财务经理加里尔·伊巴谦在位于香港九龙的丽晶酒店一房间里被人勒死,尸体被弃于新界大埔墟站附近的蕉林。警方经过调查后认为凶手是一个名叫麦福祥的马来西亚人。

麦福祥在被审讯时大喊:“我是被冤枉的,杀人的是姓冼的韩国人,他动手以后收了陈松青的钱跑路了!”警察非常震惊,没想到一桩看似普通的谋杀案竟然牵扯出在香港有点石成金“金手指”之称的富豪陈松青。

尽管律师否认谋杀案和陈松青有关,但事实是伊巴谦确实是为了调查佳宁集团的财务状况才来香港的,并且伊巴谦曾阻止“裕民银行”贷款给佳宁集团。警方没有找到陈松青买凶杀人的证据,便联合廉政公署开始调查陈松青的经济状况。鉴于陈松青的身份,调查受到层层阻碍。要知道,陈松青白手起家,短短几年就身价百亿,是香港金融圈的“神话”。

1972年,陈松青在新加坡开设的土木建筑公司破产。听说香港经济迅速发展,他想来碰碰运气。在朋友的帮助下,陈松青持一张三个月的短期签证来到香港找工作。彼时,香港正处于建筑行业大发展时期,身为土木工程师的他很快在钟氏兄弟的益大公司找到一份项目经理的工作,并和钟氏兄弟之一的钟正文成为好朋友。

陈松青知道钟正文有钱,便鼓动他投资组建新的公司:“你有人脉有资金,我有投资眼光,咱们一起绝对能发财。”钟正文此时也想脱离家族企业开辟新的道路。两人一拍即合,合伙组建了一家新的地产公司,钟正文任主要负责人, 陈松青是合伙人和经理。

钟正文利用自己在香港商界的影响力,从银行贷了两百多万港币,投入两人看好的一个地产项目。陈松青再对这个项目进行包装和宣传,最终此项目以620万港币卖出。

陈松青轻轻松松赚到了第一桶金,于是想进入资本市场赚大钱。要进入资本市场,就要不断扩大公司规模。陈松青利用赚来的钱组建了佳宁杀虫专家公司。当时香港蚊虫鼠蚁特别多,对居住环境影响很大,陈松青觉得有利可图,便拿出很少的资金组建了这家公司。

之后,陳松青组建了多家公司,如佳宁控股、佳宁发展、佳宁联营以及佳宁财务等。陈松青心里清楚自己并不善于经营公司,他只是需要这些公司进行资本运作。这些都是皮包公司,并没有多少资金,甚至连人员都极少。

1978年,陈松青利用这几家公司将自己包装成在香港创业成功的新加坡人,并以此身份到菲律宾敛财。这个身份让他在菲律宾备受欢迎,得到许多投资。他又转身回到香港,在一些中产人士中游说,表示自己在菲律宾有很硬的后台,资金来自菲律宾总统。两边的欺骗让陈松青手里的资金越来越多。

有了菲律宾和香港两方的投资后,陈松青出资1850万港币买下了新界的一块土地。此时,陈松青终于有了真正的资产。空手套白狼赚了这么多钱,让陈松青更加坚信扩大规模才能吸引资本。他利用这块地再次和钟正文达成合作意向,成立佳宁集团及无数子公司和关联公司。不停注册公司也需要大量的资本,陈松青想到从马来西亚的“裕民银行”贷款。

1979年7月,陈松青将位于新界元朗的三幅地块抵押给“裕民银行”,借款5000万港币。其后因地价上升,“裕民银行”提高了陈松青的贷款额度,到1979年12月,他的贷款限额已达1.35亿港币。

为了持续得到贷款,陈松青还曾在私底下找到“裕民银行”的经理亚伯拉罕·贾法,对他许诺:“只要你帮我贷出钱,等‘佳宁’上市,我给你十万原始股。”亚伯拉罕·贾法答应了,“裕民银行”成了佳宁集团的“送血”机器。

“裕民银行”的贷款让陈松青如鱼得水,他对手下人说:“非常方便的是,‘裕民银行’并不监管贷款是否用于贷款申请中的用途,他们只关心我是否支付利息,即使利息是由以后的新贷款来支付的也不担心。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