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经结束,如果为2023年选择关键词,“职场”一定排在前列。从年初的“大厂裸辞摆摊”,到年末的“回村种地失败重返城市”,“职场”一定程度上成为2023年的串珠。不僅关注国内职场,分享国外工作体验的帖子也频频被热议,人们试图从中窥探工作的真相。
《欧洲打工奇遇记》的爆红应时而出。博主在帖子中写道:希腊下午五点半,HR突然催促所有人下班,几百名员工纷纷开始收拾东西,挂视频电话,乌泱泱刷卡离开公司。HR神秘兮兮地告诉网友,工会要来附近查班,所以6点钟前大家都必须离开,不然抓到一个员工罚公司一千欧元,并且员工和老板都会收到警告信。
职场的重点,被锁定在欧洲,其中以北欧为最。北欧独特的经济发展历程、社会福利制度、人们的生活观念,似乎都有别于其他地区。北欧是否真的如人们所说,被誉为“打工人天堂”?
我们找到了在丹麦工作的杠杠,他以“欧洲职场小奶糖”的昵称在中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帖子下聚集了大量好奇的人。
如何面对工作,背后是人们如何面对生活。杠杠的经历,可以揭开北欧职场真相的一角。
工作和假期
杠杠最近惊讶地发现,身边很多同事下班后都去练习铁人三项了。
在丹麦,每周工作时长会被写进合同。从事编程工作的他,每周需要完成37个小时的工作时长。这意味着他每天早上九点上班,下午四点便可以回家。
他称这是丹麦职场人的普遍情况,丹麦的晚高峰也因此变成了下午三点半到五点半。
出于信任,丹麦的公司几乎没有上班打卡的硬性要求,弹性工作时长拉到最大。杠杠观察,员工们会根据自己的状态安排上班时间,如果昨天少上了一小时,今天就多补一小时,没有人加班。
因此,丹麦人有了大把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尽情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成就了丹麦大量的成人兴趣班。
有趣的是,在丹麦,儿童兴趣班数量反而极少。家长们选择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不强迫他们参加兴趣班。
大部分丹麦人热爱运动。他们不仅把运动当成爱好,更把它视为专业活动。杠杠和同事去打羽毛球,因为对方的专业水平颇高,自己常年的胜利率不足10%。
所以当同事告诉杠杠要去练习铁人三项时,杠杠惊讶之余又感慨确实是丹麦人作风。
杠杠问同事:“如果你把铁人三项比赛都挑战完了,那你接下来要做什么呢?”“那我就继续练习,把铁人三项的时间缩短。”同事自信回答。
与工作时长对应的是,在丹麦工作的员工们还拥有超长的假期。
法定节假日通常与基督教有关。比如复活节、圣诞节,大约放假十天。丹麦没有调休制度,如果假期是周末,也不会多补休一天。
公司的年假富足,通常在35~50天。大部分丹麦人会选择在夏天休假,正值暑假,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们出去旅游。杠杠通常选择春节前后休假,一方面可以避开旅游高峰期、避开昂贵的机票,另一方面是回中国过年。
批年假的条件也并不复杂、苛刻。员工通常提前两个月告诉老板,方便老板确保公司一直有人在工作,不过老板们通常不会对年假表达异议,很爽快地通过。
除了法定节假日与年假,丹麦还有许多病假与事假。今年复活节后,杠杠的两位同事旅游回来都生病了,其中一位咳嗽了两周仍未恢复健康,便一直在家休息。
另外有两位同事由于孩子要准备上小学,其中一位暂时请假带小孩,另一位常常两点钟下班接孩子放学。搬家、做志愿者、参与运动比赛是员工们请事假的常见原因。有一次杠杠的一位同事在工作群里发消息,说今天天气很好,他要1点钟下班出去打高尔夫。那天下午组里只剩下杠杠和老板两人大眼蹬小眼。事假和病假常常只需要告诉老板,不需要出示任何证明,政府还对员工因本人或者子女生病进行额外补贴,病假也均是全额带薪。
杠杠曾经发现一位同事长时间未来上班,于是向其他同事打听,才得知一种新的请假原因——stress leave(压力假)。
同事因为心理状态不好,在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下休假,这样的假期通常持续几个月,甚至无限期,直到心理咨询师认为员工心理状态恢复健康时,才能回去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