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鸟蜈蚣
作者 钱多多
发表于 2024年3月

近年来,生物学专家多次去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的菲利普岛上调研洞穴内海鸟的生态情况,却意外发现很多鸟类的骸骨,还有一些似乎失去大脑,步履不稳的鸟类。经过解剖,人们发现这些鸟类并没有患有疾病,而是中毒了。专家们为了调查事情的真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鸟巢中的雏鸟进行监测,每次都会连着观测好几个月。终于,他们目睹了一只蜈蚣攻击并吃掉一只雏鸟的全过程,并观察到之前被杀死的雏鸟有着相同的死亡痕迹。

原来,巨大的食鸟蜈蚣并不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这种被称作柯氏球首蚣(又称菲利普蜈蚣)的生物每年可以杀死并吃掉多达3700只海鸟的雏鸟。

移除入侵哺乳动物

1768年,英国海军派遣詹姆斯·库克作为船长,驾船护送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的成员前往南半球的海岛观测天文现象“金星凌日”。

库克成功地将人送到了位于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后就立即调转航向往西南方向驶去,因为他接下这个任务只是为了方便自己去探索新大陆。

库克先是在新西兰观察测绘了半年后就将目光放在了尚未有人到达的澳大利亚东岸。1770年4月30日,他误打误撞进入了现在的悉尼港。

库克发现这里是一片广袤的土地,于是在日记中写道:“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取之不尽的草料,即使将所有牛赶来也吃不完。”库克船長的这一发现,让英国政府有了想要征服这片大陆的想法。

彼时,美国独立战争刚刚结束。战争胜利后,美国政府立刻驱逐了保皇党和亲英分子,成千上万的人只能逃到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的小岛上面,还有一些人跟着英军回到英国本土。怎么安置这些难民成了英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因美国独立导致英国也无法继续将罪犯流放到美洲,全英有近十万的罪犯无处安置。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将澳大利亚作为安置地,把保皇党和罪犯都送过去。一是澳大利亚土地广袤富饶可以供他们养活自己,二可以尝试和印度、中国开展贸易。英国政府很快批准了这个计划,1786年在新南威尔士建立了安置点,安置罪犯。

英国总督亚瑟·菲利普率领军队和十一艘船,带着717名犯人登上了安置点,同船带的还有马、猪、山羊和兔子等哺乳动物。到达新南威尔士后,他们发现这里的土地相当贫瘠,全是沼泽,根本不适合耕种,更不适合人类居住。

亚瑟一面痛骂库克船长,一面带队继续向北探索。好在他们很快发现了一处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海湾。亚瑟高兴地冲手下大喊:“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港湾,咱们就叫它悉尼吧!”

在悉尼安顿下来后,亚瑟·菲利普又开始寻找其他的能够安置犯人的地方。他走遍了澳大利亚的各个角落,在南部西港海湾口发现了一座岛屿(后命名为菲利普岛)。亚瑟认为这里不适合安置犯人,所以只将带来的几种动物送上岛,让它们自生自灭。他本以为这些动物很快就会死亡,却没想到它们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在岛上生活一段时间后,动物们不断繁衍生息,数量越来越多。它们不停地吃掉岛上的植物、小昆虫等,严重影响了原本生活在岛上的植物、蜈蚣和海鸟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蜈蚣的数量,一度到了几近灭绝的地步。

20世纪80年代,生物学家约翰·劳伦来菲利普岛调研珍稀濒危植物群,惊讶地发现由于外来哺乳动物的影响,已经有近百种珍稀植物物种灭绝。而且山羊、兔子、猪等动物过多已经成为菲利普岛的灾难,想要保护其他的珍稀动植物,就必须移除这些入侵的动物。

离开菲利普岛后,约翰·劳伦就联系澳大利亚政府,他提出:“岛上的哺乳动物本来就是外来入侵的,现在破坏了岛上的生态系统,不仅植物面临灭绝,岛上的鸟类、企鹅,甚至蜈蚣都有灭绝的危险。必须将这些哺乳动物移除。”自此,澳大利亚政府开始执行哺乳动物消灭计划。

澳大利亚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采用猎杀、捕捉、生物消灭等多种方法移除菲利普岛的哺乳动物。这些动物被移除后,政府又设置了自然保护区,保护岛上原有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环境。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下半月)》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