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动物——“西湖主”扬子鳄
作者 陈江源
发表于 2024年3月

河北书生陈弼教(以下简称陈生)自幼家境贫寒,跟随副将军贾绾当文书。一日在洞庭湖行船时,贾绾射中了一只扬子鳄,奄奄一息的扬子鳄嘴巴一张一合,似乎在恳求饶它一命。陈生觉得扬子鳄很可怜,便请求贾绾放了它,还用随身携带的金创药为扬子鳄疗伤。

一年多后,陈生回乡途中路过洞庭湖,不幸遭遇风浪,船只被打翻,陈生勉强捡回一条命。脱险后的他翻过一座山,偶遇了一群正在狩猎的漂亮女子,巡逻的侍卫警告他,这是西湖主的狩猎场,擅闯者将被处死。陈生听后仓皇逃离,没想到误入林中一宫殿,还在捡到的一条红巾上即兴赋诗。宫女告诉陈生,这条红巾是公主的头巾,不过看过红巾上的诗后,公主不仅没有生气,还对陈生产生了好感。

盛怒之下的王妃将红巾扔到地上,并下令处死陈生。在这危急关头,一个丫鬟附耳禀报,王妃听后连忙将陈生扶起,还设宴盛情款待他。原来,王妃就是一年多前被陈生救起的那只扬子鳄,是“湖君妃子,扬江王女”,那名丫鬟则是当年衔住扬子鳄不松口的小鱼。当晚,王妃便将公主许配给了陈生。半年后,陈生衣锦还乡,他不仅骑上了高头大马,还购置了豪宅大院,日日夜夜都在宴请宾客,身家巨万,堪比世家。

一天,陈生的朋友梁公子返乡途中乘船经过洞庭湖,只见一艘非常豪华的游船上,一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立于船头,身旁众美女环绕。梁公子近前一看,那位美男子竟是陈生。过了几天,梁公子去陈生家探望,发现他正在家里与朋友们宴饮,于是惊讶地问道:“前几天你还在洞庭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陈生却说:“没有这回事,难道我还有分身术吗?”

或许陈生真的有分身术吧,能一半在家孝敬父母、教养子女,另一半和美女们在洞庭湖的游船上逍遥快活。

潜龙在渊 呼风唤雨

《西湖主》的篇名虽然带“西湖”二字,但故事发生在洞庭湖,洞庭湖也曾是扬子鳄的栖息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扬子鳄可以称得上当之无愧的“领主”,它们喜欢栖息于流域两岸的库塘、湖泊、农田间的塘口、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塘等地。

在古籍中,扬子鳄被称为“鼍(tuó)”,古人认为它和能腾云驾雾的龙一样神通广大。在《西游记》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中,黑水河的妖怪鼍龙就是西海龙王敖闰的外甥。

扬子鳄可以感知暴雨来临前的低压环境,进而发出“隆隆隆”的吼声。这一特点在诸多古籍中均有记载:晚唐诗人皇甫松在《大隐赋》中写道“雉雊雾旦,鼍鸣雨天”,同时期的诗人许浑在所著《闲居孟夏即事》中也写道“鱼跃海风起,鼍鸣江雨来”。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雨水丰沛意味着好收成,所以扬子鳄也被劳动人民赋予了美好祝福的寓意。

体形娇小 性情温顺

彼时的华夏大地上,至少生活着两种鳄鱼:栖息于长江流域的扬子鳄,分布于珠江流域的中华韩愈鳄。后者体长可达6米,性情凶猛。《永州记》中记载,中华韩愈鳄“大者凡数丈,善食人”。遗憾的是,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中华韩愈鳄已彻底从华夏大地消失。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