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私一钱的杨继宗
“天下谁人能执中?三原王恕秉心公。浙江陈选堪连并,更有山西杨继宗。”这是明朝成化年间的文人高丽国写的诗,从中可以看出其对杨继宗的推崇。杨继宗,字承芳,山西阳城匠礼村人,明朝天顺元年进士。虽做官仅至按察使,却因其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明察秋毫、体恤民情,赢得了百姓的赞誉,留名青史。
清正廉洁 不私一钱
成化初年,吏部尚书王翱推荐杨继宗出任嘉兴府知府。杨继宗只带着一个仆人跟随他到嘉兴赴任,一路上都非常简朴,并没有因为自己担任知府就有所不同,吃穿用度都和普通旅人没有什么差别。

明朝中期,太监手握重权、横行霸道,气焰熏天,各级官员都十分惧怕太监,对其毕恭毕敬,总是试图贿赂讨好他们,但是耿直的杨继宗却从来不这样做。有个管织造的宦官,名叫秦品,有一次,他南下路过嘉兴,希望杨继宗像其他官员那样赠以厚礼。可是,杨继宗只送给了他菱藕和历书两样东西,意廉洁自律、按例办事,并以此表明自己的志向。秦品心里很生气,觉得杨继宗不懂官场规矩。随后便多次暗示杨继宗,但杨继宗总是装作不知。秦品大发雷霆,直接向杨继宗索要钱财。杨继宗岂会受秦品的威胁?他直接印发文书,从官府的库房中取出了金银,并对秦品说:“金银都在这儿呢,在这份文书上签字画押后你就可以拿走了。”秦品没想到竟然有官员这么对待自己,惊愕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当然更不敢取库银了。
九年任期届满后,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其间,杨继宗和一个叫张庆的太监因公事发生了一些矛盾,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担任要职,张敏就经常在皇上的面前说杨继宗的坏话。皇上听了,问张敏:“你说的是不是那个不私一钱的杨继宗?”张敏惶恐,赶紧给弟弟张庆写信忠告:“你要好好跟杨继宗相处,皇上已经知道杨继宗的清廉之名了,对他的印象极好。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文史月刊》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