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系百年—Edelrid
作者 等等
发表于 2024年3月

很难想象,美国太空署NASA会与奥迪汽车之间有份微妙的关联。

打破次元壁的幕后功臣,叫Edelrid,中文名安德睿。这家来自德国的专业户外品牌,既为宇航员提供了行走太空时所用的安全绳索,也是A8敞篷“软顶”上的缆绳生产商。

不像很多服装、鞋子等大众装备,Edelrid在不同户外人群间的认知度可以用“迥异”来形容。倘若你的运动范畴里不涉及任何繩索的使用(例如徒步、滑雪等),那么大概率会对Edelrid非常陌生,但如果你热爱攀岩、高海拔登山或溪降,那么这个有着160年绳索制造经验的品牌,绝对是每次出行背包里不可缺少的“老朋友”。

或许每个人偏爱的“老朋友”种类各有不同,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祖先——kernmantle rope,即夹芯绳,一项由Edelrid在1953年推出,随后彻底颠覆攀登世界的发明。

越是伟大的事物,起点往往越有戏剧性。

如同砸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kernmantel rope的灵感便出自一场登山者间的互相“瞧不上”。

挑衅的争吵

1854年,当英国法官Alfred Wills首登瑞士阿尔卑斯的Wetterhorn(韦特宏峰,3692米)时,他绝不会想到28年后,W.W.Graham在死磕勃朗峰Dent du Géant(巨人之齿,4013米)最后一段尴尬凹口所用到的攀岩绳,竟然与自己28年前死死攥在手里的路绳没啥差别——均是由植物或动物纤维(如大麻)经手工制作,形成捻绳或绞绳结构。

它的学名叫hawser-laid ropes,译为缆索铺设绳索。千万别被唬住,不论如何编织其本质都是麻绳,因而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重、易断、僵硬、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扭曲。此外,还有一个对于攀登者来说最为致命的缺陷——几乎没有延展性。

这意味着,假如先锋攀者不慎跌落,绳索无法给予一丁点的缓冲,巨大的冲坠力会瞬间通力释放,并顷刻瓦解锚点。

正因此,“领攀决不能跌倒”成为了整个攀岩黄金时代与白银时代先驱者心底拼死也想要去守住的承诺。

尔后尽管伴随新型材料尼龙的出现,传统攀岩绳的弹性和强度得以改进,但因编织工艺未有改变,其关乎攀登者性命的耐用性、易扭曲等弊端依旧存在。那会儿,还未成为Edelrid公司合伙人的Carl Benk沉醉于新兴激进的攀登热潮中,与世界各地不同爱山人交流和钻研家族的绳索生意,组成了他生活版图里最大的两片拼图。

1953年,Carl 子承母业,正式接管Edelrid。也正是在这年,他在某次与登山者的激烈对线中,抓到了一个大胆的点子。

“应该有一根80米或100米长的绳子,一半是白色,另一半是红色;这对于极限攀登来说是相当理想的状况。”一位活跃的登山者饶有兴致地说到。听罢,站在旁侧的Carl感到莫名好笑,旋即用家乡的阿尔高方言回怼:“你们这些登山者的愿望简直疯狂,从技术上来说不太可能实现。”

谁知对方略带挑衅地来了一句:“这对你来说没问题!”

本想继续输出“(你们)太可笑”的Carl突然停下了争辩,脑子里似乎有什么闪过,默默离开了。

几周后,一根内部嵌有Perlon(纺成长丝)的另类绳索被放到了那位“脑洞大开”的登山者手中。这便是后来改变人类探索垂直世界格局的kernmantle夹芯绳。

本文刊登于《户外探险》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