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下好“一盘棋”,打造新增长极
作者 郭志强
发表于 2024年3月

千埠并起,因水而生。

坐拥黄金水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巩固“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点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如何做好协调发展“一盘棋”大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鄂湘赣三省共同的必答题。

2022年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为鄂湘赣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方案明确,要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协同创新,差异化发展,互促互补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加快壮大一批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

近年来,湖南、湖北、江西找准定位、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构建体现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插上了驱动引擎。

湖北产业发展互促互补,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803亿元,增长6%,在中部地区增速第一。2023年湖北省三次产业均衡发力,一产稳、二产好、三产快,为全省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2023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占制造业比重首次突破50%。

湖南加快建设“4×4”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推动产业发展行稳致远。2024年,湖南多个超百亿元的现代绿色化工项目开工建设,未来将带动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等一大批高端项目在长江沿线落地。

为重构产业布局,江西省在2023年累计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新增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2个、总数达8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6200家以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25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10%。

“我们企业坐落于长江沿线,对近几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创新驱动、对外开放等方面紧密合作、同向发力深有感触,尤其是让我们这些高端、具有创新要素的企业享受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红利。”全国人大代表、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欧云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