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庭医生:“救”在身边
新年里的家庭聚餐,上海姑妈有点“炫耀”地说起收到了来自家庭医生的拜年短信。
早些年,姑妈感觉自己不舒服总爱往“大”医院 (编者注:指三甲医院)跑。“我现在才不要去大医院呢,跟着姐妹王阿姨一道签了家庭医生,几年下来感受蛮好,头疼脑热线上医生会‘秒回复’,就和朋友似的。如果家庭医生认为我有必要去大医院进一步诊治,我才去。平时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就在社区医院解决了。”她说。
真那么方便?家人建议记者也关注一下“家庭医生”如何签约,于是,记者联系了姑妈的家庭医生崔力,并询问了相关情况。
“一年没去过大医院”
崔力是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務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他告诉记者,一般家庭医生签约是属地化管理,跨区域签约也行。家庭医生大都是全科医生,以他为例,曾师从多位中医名家,主要研究的是中医内科方向,每周四还会有中医脾胃病专病门诊。
这次过年回乡,上海家庭医生在“延伸处方”和“分级治疗”两大领域的实践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延伸处方”是指家庭医生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为他们量身定制诊疗康复计划,确保患者在就诊医院之外也能得到及时的医疗照护。
“分级治疗”则是家庭医生制在医疗资源配置上的体现。家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及时将患者转诊至相应级别的医疗机构。这种分级治疗模式,不仅能提高医疗效率,也能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
崔力告诉记者:“签约家庭医生,不仅可以享受转诊绿色通道、延伸处方、慢病管理,还可优先办理家庭病床。”另外,上级医院专家号也会“放号”给家庭医生,签约后可通过家庭医生预约市级平台签约医院提供的二三级医院的专家号源。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