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楼市首个重磅政策——房地产融资“白名单”,已得到六大国有银行的密集支持。
据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6家国有商业大行最新披露的数据,对接的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累计已超过8200个,多地多个项目贷款已经敲定。
所谓“白名单”是业内的一种俗称。今年1月5日,住建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等情况筛选确定支持对象向金融机构推送,经评估后根据其实际情况满足合理融资需求或予以其他支持。这一过程中,被推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即为“白名单”。
今年春节前后,多地密集筛选推送了首批“白名单”,其中也包括一些“出险”房企。房企代表一方面对“白名单”利好政策表示期待,另一方面也对流程中的银企对接、融资审批等关键环节能否顺利进行表示忧虑。
此次六大行集中披露“白名单”融资进展,令不少房企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从“白名单”密集出炉到国有银行密集披露
《通知》发布后不到一个月,多地密集部署首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申报、评审工作。
1月底、2月初,广西南宁市住建委向当地金融机构推送了第一批107个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名单中某项目已获得相关银行3.3亿元开发贷款;重庆市公布当地第一批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共包括314个项目,融资需求约830亿元,涉及22家金融机构;陕西省西安市披露,已推送第一批54个项目名单,融資需求约179.84亿元;山东省青岛市通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梳理出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84个,融资需求约250.2亿元,涉及19家融资机构;四川省成都市住建委宣布完成第一批名单审核,共包含208家项目企业、227个项目;湖北省住建厅披露,当地第一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经过审核已推送至各金融机构,涉及16个市州、221个房地产项目,融资需求712亿元……
当时距离“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政策出台还不到一个月,多个城市表示首批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正在申报、评审中。进入“白名单”的房企在市场利好情绪中度过了龙年春节。
春节之后,一众国有银行密集披露“白名单”项目审批以及贷款发放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