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品”直播灰产调查
作者 罗丹妮 伍晓倩
发表于 2024年3月

你熬夜蹲守直播间抢到的“孤品”,可能是别人丢掉的旧衣。

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某孤品毛衣直播间里正在展示的毛衣与其丢在小区回收箱的毛衣一模一样:“因为这件衣服勾到了一个小洞,而且越洗越长我才扔的。”

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在孤品直播间买到的衣物很可能是二手衣服:衣物有异味、污渍,有的还有拉链生锈、缝补痕迹,更有人打开包裹发现“有蟑螂跑出来”。

10秒过款的深夜“孤品”直播间

“这件有没有人要?要的扣号。”成排的衣架上挂满衣物,甚至堆放地上,几十到几百的在线人数虽不算多,却与主播互动活跃,这是深夜12点的“孤品”直播间。

主播将服装在镜头前进行展示,介绍适合多少斤,催促下单。有时候一件抢手的“孤品”会有好几个人“扣号”,主播会再次确认评论区最早回复的ID,如果衣架上没写编号,则会由主播贴上带有条形码和三位数编号的贴纸。随后,顾客需要记下衣服的号码再点击对应价格的链接备注编号下单。

一件“孤品”过款速度非常之快,从主播接过衣架到丢到一旁让顾客下单,只需要10秒左右。这类直播间通常标注着“孤品”“清仓”“工厂尾单”“9.9包邮”“默认微瑕”等字样,就连“不退不换”“跑单拉黑”的规矩也几乎一致。记者发现,这类“孤品”直播间大多会选择在下午或凌晨进行直播,在线人数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在快速过款、先到先得的直播间氛围下,顾客可能会冲动下单,但如果没有拍下抢到的对应号码的“孤品”或者在发货前取消订单,就会被商家判定为“跑单”,许多商家会拉黑该顾客的账号,顾客便不能再进入直播间。

顾客对到手商品不满意想要退货,则需要经过更复杂的流程。首先,提起退换货要求会被商家以低价和销售前告知“默认微瑕”的理由拒绝,即使退货也需要自行承担退货运费,一件“孤品”售价6.9元、9.9元到十几元、几十元,而退货运费就要10元起步,许多消费者就会因此而忍耐,自行处理衣服。有网友表示,自己强行退钱退货完成售后的结果也是被店家拉黑。

记者在多个直播间询问所售衣物是否为二手,有的主播选择忽略,有的主播否认后,直播画面外的人情绪激动地指责是“同行捣乱”,也有直播间甚至直接将记者禁言、拉黑。

滤镜下的“物美价廉”

一位有服装行业工作经验的直播间工作人员小王(化名)告诉记者,在几年前进入公司时她也相信了“工厂清仓”“工厂尾货”的说法,结果后面才知道都是二手衣服。

“我拍照片的时候都不知道,当时我还尽量拍好看,把衣服分类好……那些客人是完全看不出是二手的,包括我自己最开始都没看出来。”小王给记者展示了当时为直播间拍摄的毛衣货品图——一件件色调风格统一的毛衣整齐地挂在货架上,看不出任何的瑕疵,与市面上潮流品牌新品系列廣告图基本无异。

直到因为人手不够,小王被安排去给待上架的衣服打吊牌时,她发现有些衣服有明显的磨损、起球,有些衣服还有明显的洗衣液、香水、漂白水的气味。

在堆货的小仓库,小王发现了满地的“孤品”:床单样的布料包裹着几十件衣物四处堆叠,打开的包裹里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毛衣散落一地——这些毛衣经过简单的熨烫、剔除毛球后,就会挂上衣架,加上批发来的几分钱一个的吊牌,就能成为直播间里抢手的“孤品毛衣”。

“我问为什么要卖旧衣服?他们说现在直播间都是这样卖的。直播间卖的那些孤品,全都是那种只有一件,过款过得很快,直接就是说这件适合多少斤,多少钱,很多直播间都是这样。”

负责码货的同事还告诉她,这些衣物都是从广东惠州做旧衣回收的分拣厂那里拿来的,用床单样的布料包裹着几十件衣物,按包批发。这样的“混批”也事先经过工厂的人工挑拣,根据品相和衣物状态分类,好一点的差一点的都有,而小王工作的直播间通常选的是3块一件的。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