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创意节目《年锦》惊艳了全国观众。
一幅幅寓意吉祥的中国古代纹样,通过演员们的现场表演+虚拟合成技术,呈现了一场“古代时装大秀”。
节目的艺术顾问是常沙娜。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想起她的另一个称号——“永远的敦煌少女”。
尽管,她今年已经93岁了。
纹样变迁,跨越千载
《年锦》是一场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视听盛宴。
节目选用了中国朝代汉、唐、宋、明寓意吉祥祝福的代表纹样,与华丽的舞美技术相融合,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卷。
据春晚歌曲组导演张异凡介绍,之所以选取这4个朝代,是因为它们的纹样差异足够大,且样式丰富、特色鲜明。
汉代纹样既庄重又有锐度;唐代纹样繁盛,“连狮子都长着翅膀”;宋代纹样典雅而又鲜明;明代则有很多“谐音梗”纹样组合,比如两个柿子的图案,寓意“事事如意”。
为了给全国观众送上这道“色香味”俱全的“年夜菜”,常沙娜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将各朝代的代表性纹样组合绘制到一起。
当精美的纹样在屏幕上像扇面一样层层展开、像罗盘一般缓缓转动时,中华文明的积淀、传承以及大气磅礴的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常沙娜则说,中国传统纹样产生于人民,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度和温情,通过现代设计的形式,更可以体现本民族的文化品格。
“一定要返回中国,要去敦煌”
笔者上一次采访常沙娜时,她已近90岁高龄。
那天她带着笔者在清华大学美术博物馆参观“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艺术作品展”。她的步伐虽缓,但眉目清亮、身材纤柔,发髻在脑后绾起,衣裳随着脚步婆娑作响。
当她停下来时,身后是一幅幅莫高窟壁画的临摹画作。
“这是我爸爸常书鸿的作品。你看,这是临摹的莫高窟254窟。”她深情而骄傲地说,“幼时我在敦煌学画,爸爸对我抓得很紧,有空就来指导,让我在临摹中了解壁画的历史背景,准确把握历代壁画的时代风格。”
展厅有两面墙:一面是常书鸿的,他画敦煌大漠黄沙的自然环境,也画生活于其间尘土满身的粗犷农民;一面是常沙娜的,她临摹活灵活现的敦煌飞天形象,也设计各种充满敦煌元素的作品。
“我办这个展览,是对父亲的纪念,是向父亲诉说我坚守敦煌的承诺,是希望唤起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