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的表姐,不知道该不该回家过年
离过年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又到了提前备年货的阶段,正当我兴致勃勃地网购年货时,微信叮叮作响,收到了多条表姐发来的语音信息。我点开听完,总结出表姐话里的意思:已经离婚的她,不知道该不该回去过年。
在豫东的农村,早早地结婚成家、生儿育女似乎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尤其是女孩子。作为80后的表姐,当时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由于父母重男轻女,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供多个孩子读书,表姐成绩优异,但还是被迫放弃了继续读书求学的机会。这也是当时农村多子女家庭必然降临在女性身上的命运。她们似乎从一出生就被安排好了名字和命运,被起名招娣、迎娣、盼娣……早早地承担起了家里洗衣做饭、下地耕田的重担。而最小的弟弟似乎带着性别基因带来的特权,读书考学这件神圣的事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弟弟身上。
表姐小学毕业后就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十三四岁的年纪,长得黑黑瘦瘦,辍学后就去给做生意的亲戚看了一年孩子。离家一年,表姐长高了很多,俨然已是大姑娘了,虽然还没到法定成人年龄,但当时工厂用人制度没有那么严格,年后表姐借了一张同村人的身份证便进厂蹬起了缝纫机,一蹬就是五年。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