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岁的老李入院前一小时前还好端端地在公园下象棋,谁也没想到他突发胸痛,疼得直冒冷汗,棋友们连忙将老李送往附近医院。
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得知,老李的右冠状动脉严重闭塞,需要赶紧做心脏支架手术。
手术很成功,经过14天的治疗,老李健康状况良好,已经达到了出院的标准。然而,14天的病房生活,也让老李从病友身上听到了不少关于心脏支架的消极信息,最让老李害怕的是那句“装上心脏支架活不了多久”的话。
惜命的老李听到后慌得不行,但他又没勇气去问医生,毕竟心脏支架已经做了,再问不是自讨没趣吗?
那么,装上心脏支架后,患者到底还能活多少年?
1929年,德国的一位外科医生突发奇想,将一根长达65厘米长的导尿管插入自己的肘静脉,全部插入后,末端到达了右心房,留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心导管X线影像。
1974年,德国另一位外科医生首次提出用自制球囊导管治疗冠状动脉堵塞患者,但这一想法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直到这位医生治好了一位38岁的男性心绞痛患者,这项技术才得以广泛流传。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最早在1993年,我国成都的外科专家们给83位平均年龄在66.8岁的严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术后病人存活率1年为87%,术后2年为87%,3年为80%。
随后又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心脏支架患者人群的存活率1年已经提升到95%,5年为90%,10年为80%,15年为66%,20年存活率也有40%左右。
从数据上看,心脏搭桥这项治病救人技术一直是在不断发展和改善的,由于术后效果不错,国内大医院平均每年要做3万例以上的心脏支架手术。
因此,装上心脏支架并不会让患者短命,反而能帮助患者延长寿命。再说了,心脏支架手术疗效再好,如果你的病情不是太严重也没必要做。一般,心脑血管患者需要满足3个条件才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1.患者血管堵塞程度达到80%以上,且药物溶栓和扩血管效果皆偏低;2.患者出现过1次及以上的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症状,紧急情况需要快速开通血管;3.患者血管直径在2.25毫米以上,自身条件能够达到做心脏支架手术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