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鲜美冠春蔬
作者 江初昕
发表于 2024年4月

浩渺的鄱阳湖区盛产一种野菜,叫蒌蒿。初春冰雪消融,几场春雨过后,湖区的草滩上便冒出了嫩嫩的蒌蒿。三月的蒌蒿,从泥土里长出,是尺把长的小苗儿,绿油油的,在春风间摇晃着细细的枝干儿。此时采摘下来做菜,是南方人喜爱的一道时令菜。以前,流行一句“鄱阳湖的草,南京人的宝”,那时的江西人还不知道鄱阳湖珍贵的蒌蒿,被掮客贩运到南京等大城市去,成了当地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当地俗话说:“二月芦,三月蒿,四月五月当柴烧。”说的就是鄱阳湖的野生蒌蒿了。苏东坡几百年前就说过:“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诗人将蒌蒿与河豚相比美,足见蒌蒿是何等的美味了。美食家汪曾祺也说:“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作‘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这些美食家对湖滩生长的蒌蒿可谓情有独钟。

本文刊登于《家庭百事通》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