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烙面故乡情
我的故乡在陕西省礼泉县。有红白喜事请客吃饭时,那儿的桌上必会有一道独特的美食,就是烙面。一碗碗飘着葱花、韭叶、辣椒油的烙面摆上桌,色泽鲜亮,看着就很有食欲。趁热,一筷子捞起放入口中细细品尝,其面劲道,汤汁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烙面起源于商末周初。传闻,当年周武王巡游途中不慎坠马,被礼泉当地一家农户所救。养伤期间,他吃到农户家中用来招待客人的烙面。周武王无意间发现此面极易冲泡,不仅存储期长,而且携带方便,于是询问了制作方法,并从农户处买了不少烙面,带回西岐。在之后的伐纣途中,烙面作为军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那时,数万关中将士浩浩荡荡挺近朝歌,每位英姿勃发的将士身上都背负着易携带的烙面,饿了就取一些烧水冲泡。一路士气高涨,最终成就一代伟业,建立了周朝。
烙面,其實跟如今的方便面有些相似。烙面既能用开水泡开,也能在锅中煮一两分钟捞出放上调料食用,因此又被当代人戏称“最早的方便面”。礼泉烙面的独特,在于它繁复的制作工艺。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家庭百事通》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