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携手增福祉惠百姓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新建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亮相,优质文旅资源同步“上新”;
雄安新区,北海幼儿园、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比邻而建,雄安娃在家门口就能上北京名校;
京津冀“三界碑”下,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打造“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圈”;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年以来,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众多民生项目落地,越来越多“协同红利”惠及三地百姓。
名医就在家门口,就医问诊无“距离”
桩机起落,吊臂往来,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项目建设正紧锣密鼓施工。
“我们是首批疏解项目之一,自去年11月开工至今没有停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基建处处长姜可伟说,“作为公立医院‘国家队’,新院区开诊后,雄安居民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级’医疗服务。”
9公里外,坐落着雄安宣武医院,管理团队及骨干医生都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派驻,开诊已有4个月。
2月8日清晨6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敏和同事坐着班车奔向雄安,这天是她在雄安出诊的日子。
跟往常一样,徐敏打开“雄安宣武医院”App,预约挂号已是满满当当。2小时车程里,徐敏已把患者信息看了一个遍。
北京专家来到了“家门口”,医药费还能直接用医保结算。雄安宣武医院,从雄安新区容城县赶来的李静,手里紧紧攥着挂号单。家里老人患有脑血管病,挂上了专家号,李静心头“一块石头落地”。
“原本我不打算住院,医生说现在已经取消异地就医备案,还能够‘出院即报’,我就踏实了,当即办理了住院手续。”从天津回河北武安老家过年的王树军告诉记者,“这次住院总共花费了7000多元,出院后直接就报销了近4000元。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人民周刊》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