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重视新中国史学习教育
作者 张星星
发表于 2024年4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中国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史内容的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100余篇。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经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把新中国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重大主题宣传,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加强舆论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深远,为新中国史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新中国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推动新中国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真理伟力。党和国家关于新中国史学习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条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部署安排,也是推动新中国史工作的基本遵循和重要举措。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新中国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史、创业史和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新中国史研究担负着为国家写史、为人民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职责使命,是党领导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新中国史事业必须乘势而上,奋发有为,敢于担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一,加强新中国史的学习研究、宣传教育能够更好地把握我们党历史上各个时期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更好地认识我们党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从而更好地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二,加强新中国史的学习研究、宣传教育能够更好增强宏观视野、中观视野和微观视野,在唯物史观、大历史观的基础上着眼国计民生,更加全面具体反映国家的恢宏历程。一方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另一方面能够深刻诠释基层政治、民生小事、社会群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

第三,加强新中国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能够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规律,更加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论、从两次“伟大革命”到“三次历史性巨变”、从三个“永远铭记”到“三件大事”论,夯实认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在对历史发展的正确把握中走向未来。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加强新中国史学习研究、宣传教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关于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往往与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师德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本文刊登于《人民周刊》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