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在《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书的封面上,我曾写过一段话:哲学关注人民,人民才关注哲学;哲学植根实践,实践才赋予哲学以生命;哲学与人民共命运。这既表达个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和使命担当的理解,也表明自己在治学中追求的主要理论风格,也就是:坚持以党和人民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视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哲学思考,重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研究,重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此而尽心竭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本书的文章,大致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几个重大哲学理论问题辨析》《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等文章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党和国家全部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根本方法,是普遍管用、长期管用、根本管用的东西。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认真学、自觉用,努力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以经济为基础的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论、以矛盾为核心的辩证法等。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人民周刊》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