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古典浮雕装饰的圆盾
16世纪盔甲武器装饰的一大特点是优雅古代题材的回归,因圆形盾牌有着独特的造型和宽阔的幅面,自然而然成为古代题材装饰的适宜载体。一些为庆典活动设计制作的圆盾,通过丰富多彩的浮雕装饰,生动地再现古代战争的宏大场景和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形象。
一个法国圆盾,直径58.8cm,制作年代约1550年,上面的浮雕图案细腻地刻画了特洛伊战争的宏大场面。特洛伊战争(Trojanwar)是古希腊荷马史诗《依里亚特》中的著名篇章,讲述了3位希腊女神为争夺“最美”称号而开启的希腊联邦与特洛伊城的战争故事。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爱上了斯巴达美女海伦并将她带回特洛伊,海伦的丈夫,也就是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腊其他城邦国组成希腊联军,出动1186艘战船、10万兵力攻打特洛伊。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联军与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象,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数十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伊城,使得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告结束。由于特洛伊战争故事内容丰富,描写了爱情、亲情、手足之情和人性的交错关系,从开篇到结局都相当吸引人,因此传说中的角色形象,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热衷表现的题材,在装饰、绘画、雕塑等诸多领域都能看到这一题材的作品。


这个圆盾浮雕描绘的是特洛伊战争故事中“木马屠城”的场景,其构图来源于法国绘画艺术家让·米尼翁(JeanMignon)在1543~1545年創作的特洛伊战争系列版画。与纸质的绘画作品相比,在以铁和黄铜为基础材料的兵器上,通过錾刻、雕刻、镀金、嵌丝等工艺,创造立体化的战争场景和激战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震撼力。另外,圆盾外圈环绕战斗场景的边缘装饰也是如此,在上面可以看到水果花环等静物,还能看到许多怪诞的场景和人物形象,这是当时法国枫丹白露画派艺术风格的鲜明特征,表现了对古希腊、古罗马神话题材的激越热爱和对繁复怪诞装饰风格的偏好。
另一个法国圆盾,直径60cm,制作于1550年左右,在圆心位置以高浮雕的形式塑造了一个由刺桐叶环绕的神灵面具形象,在神灵面具周围分布6个站立的人物雕像和6个人物头像。这些人物形象来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故事,其中有头顶果篮的果树女神波莫纳,还有带着狮子冠饰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果树女神波莫纳的造型和细节特征与法国绘画艺术家吉恩·米尼翁的作品相似。圆盾表面镀金,通过放射状排列,穿插了树叶、花卉、勋章等雕花图案,其艺术风格亦具有枫丹白露画派特征。
一个意大利圆盾,制作于1550年左右,上面的浮雕图案是根据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1511年的壁画《嘉拉提亚的凯旋》创作的,《嘉拉提亚的凯旋》源自希腊神话中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爱上了美丽的海中女神嘉拉提亚,然而嘉拉提亚却与英俊的牧羊人阿喀斯相恋。妒火中烧的巨人投掷石块将阿喀斯杀死,伤心欲绝的嘉拉提亚把自己的血液变成了西西里岛的河水,取名阿喀斯河。拉斐尔取材这个故事中的一小段:波吕斐摩斯爱上嘉拉提亚,对她唱了一首情歌,粗鄙的声音引来了嘉拉提亚的嘲笑,于是驾起她的“小船”跑掉了。《嘉拉提亚的凯旋》描绘的就是嘉拉提亚跑掉时,与众多海神、水怪在一起的欢乐场景。


另一个意大利圆盾,制作于1570~1580年,在圆心位置以高浮雕的形式塑造了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