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四大名著
毛泽东一生爱读《水浒传》,受益匪浅。如他在军事论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述“战略退却”时,就引用该书第九回“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洪教头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里,他批评了红军中“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许多纠纷,领导者的威信也丧失得一干二净。在《矛盾论》中,他引用“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来说明办事要讲唯物辩证法的道理。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则提醒我们在敌人面前,要像武松那样不在老虎面前表示丝毫的怯懦。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做白衣秀士王伦那样的孤家寡人。像这样自如运用《水浒传》中的典故的情况,在毛泽东的文章和讲话中是不一而足的。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也是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最爱读的小说之一。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便提到三国史事。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他外出的专列上携带的大批古书中,《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必备的。
读得多了,毛泽东对三国故事自然烂熟于心,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可以信手拈来,说明自己的观点。1944年10月,他在延安中央党校给学员作报告,讲到干部要坚持原则性时,生动地举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事例: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护送刘备夫人来到古城,当他叫张飞出来迎接时,张飞却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羽便搠。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