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女娣:全球华人电影之母
作者 裘伟廷
发表于 2024年4月

到目前为止,集华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的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美籍女性华人,我们只知道她的英文名是Marion Evelyn Wong,而她的中文名究竟是什么,仍然无法完全确认。即便是这位先驱者的后代们,也只知道她的英文名字。而迄今提及此事的一些中文信息(例如《霞哥传奇:跨洋电影与女性先锋》,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版)则认为,她的中文名很可能是“黄女娣”。虽然这种说法尚未完全证实,这里仍然暂且称她为“黄女娣”。

黄女娣(1895—1969)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一个华人中产家庭,1903年,随父母搬去奥克兰,经营着一家名为埃德温的咖啡馆。1911年,黄女娣曾随两个哥哥一同回到中国,寻找婚配对象,这次中国之旅使她失去了一个哥哥,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嫂子兼终身密友。

1915年的一天,大名鼎鼎的卓别林来到奥克兰的埃德温咖啡馆,以该咖啡馆为场景,拍摄喜剧片《深夜外出》(A Night Out)。此时,在咖啡馆担任收银员和女侍应的黄女娣,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就在咖啡馆后面观察电影的拍摄。很显然,她目睹了整个拍摄过程,并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创作灵感。她结合中国之行的见闻,创作了《关公的咒语:当远东和西方融合的时候》(The Curse of Quon Gwon:When the Far East Mingles with the West,下称《关公的咒语》)的电影剧本,随后向家人宣称,她要像卓别林的团队那样,用这部剧本拍摄电影。当时虽然拍摄电影不像现在这样投资巨大,但还是一笔不菲的投资。我们可以想象,她的决定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因为一旦实施,对于这样一个没有电影圈根底的黄毛丫头,困难太多了。

首先,黄女娣说服了富有的地产商人舅舅本·林(Ben Lim)给电影投资。接着,黄女娣开始组建团队。她说服卓别林团队里的摄影师——当时好莱坞最专业团队的摄影师来拍摄她的作品,这也是黄女娣的电影拍得十分專业的原因。黄女娣还邀请了当时好莱坞的专业华裔演员亨利·苏沪(Henry Soo Hoo)演男主角。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