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的古书买卖和窃书行径
旧上海有一种畸形发展的行业,那就是古书买卖。街头巷尾,凡是人多热闹的地方,都有古旧书籍和旧杂志的买卖。旧杂志并不值钱,地摊上到处都有。而古旧书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战乱频仍,留传下来的极为罕见,所以古书成了古董。
当时上海倒卖旧书最多的,都是经史子集和明清时期的古版图书。这些书店多是派人远途深入城镇乡村去收购古书进行倒卖的。另外,他们还结交当时的名流和藏书家,从中获取信息,多方采购。
还有一种书店是用染制成特定成色的纸张,抄录收购来的传抄本,经过挖改补整,加上装帧,作为未刻本或者是善本卖出大价钱。清朝咸丰年间,旧书店集中在南市,后来以棋盘街为最盛。旧书出售也以扫叶山房、来青阁、会文堂等数十家为主。
旧社会百业萧条,百姓谋生困难,而旧书买卖获利颇丰,于是滋生出不少偷书的盗贼。一旦发现,除了扭送警察局法办之外,别无良策。而这些盗贼被释放出来以后,依然故态,因此,旧上海的很多书店对于窃书的盗贼实在防不胜防。
不过,有些书店受到教训后也想出了一些绝招来应付他们。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